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周跃华 《医学教育探索》2007,(11):I0006-I0008
挥发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挥发油在植物界分布很广,尤其在菊科、芸香科、伞形科、姜科等科属中较为常见。在常用的中药材中,解表药、行气活血药、芳香化湿药等大都含有挥发油。临床上除应用含挥发油的中药饮片入药外,还直接使用从药材中提取的挥发油,如薄荷素油用于驱风,丁香罗勒油用于龋齿、广藿香油用于发表解暑和开胃止呕、肉桂油用于驱风健胃、牡荆油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一般情况下,挥发油所含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可由十几种到100多种成分组成。挥发油中的成分按结构可分为含氮含硫…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运脾汤对胃动力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肢体缺血-再灌注造成胃动力低下动物模型,以阿托品和心得安为对照,观察运脾汤对离体大鼠胃体肌条张力和收缩振幅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运脾汤(15、30、60g/L)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胃体肌条运动振幅,而对张力影响不大。对于M受体阻滞剂所致胃平滑肌舒张,运脾汤未显示有效的拮抗作用,但对β受体阻滞剂引发的胃平滑肌肌条的舒张效应,运脾汤显示明显拮抗作用。[结论] 运脾汤剂量依赖性增加胃动力障碍大鼠胃体肌条运动振幅,可明显拮抗β受体阻滞剂所致舒张。  相似文献   
3.
宣肺化湿法为祛除湿邪的一个重要治法,肺病湿则气不化,气化则湿化。该文讨论了宣肺化湿的理论基础,提出三焦之湿以宣肺化湿为先,明肺之特性,药选轻清流动之品,其中杏仁为宣肺化湿之要药,探讨了宣肺化湿法流化三焦湿邪的古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该文主要介绍崔公让教授运用芳香药物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崔教授认为,脾为湿困、升降失调,致使脾胃受纳、运化、升降等功能失调,治疗时应根据脾胃的生理特性,即“脾喜燥恶湿,胃喜温恶寒,脾喜升胃主降”等,辨证治疗。崔教授根据“芳香偏入脾”理论,治疗脾胃病时注重运用芳香化湿药、芳香理气药、芳香温中药,以达到健脾燥湿、行气解郁、温经止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水肿病治则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水肿病的治则,指导水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通过文献记载和历代医家对水肿病治则的补充发挥,结合自身临床体会进行论述。结果:概括出临床治疗水肿病的主要六点治则,并对每种治则附以常用药物。结论:临床从温阳、理气、活血、健脾、固肾、芳香化湿等方面治疗水肿病疗效确切,丰富了水肿病的治则。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贵刊于1988年第9期刊出我的"吴萸散敷脐治疗小儿腹泻200例"一文后,至今仍收到许多读者来信,询问吴萸散有关问题。现就普遍性问题借贵刊一角答复如下:(1)吴萸散是由温中健脾、芳香化湿、疏肝理气功能的药物组成,无毒、副作用,即使内服亦无不适,极为安全。(2)本药主要用于非感染性腹泻,病程愈久效果愈佳。尤其对腹泻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西药久治无效者疗效显著。(3)原文中剂量为最小单  相似文献   
7.
藿香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分 ,全国各地均产。分藿香与广藿香两种。藿香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辽宁等地 ;广藿香主产于两广、海南、四川等地 ,性味辛微温 ,《雷公炮制药性解》曰“入肺、脾、胃三经”。《名医别录》记载“藿香气微温 ,味辛甘 ,无毒 ,主风水毒肿。去恶气 ,止霍乱心腹痛”。《药品化义·气药》记载本药善行胃气 ,调中治呕吐霍乱 ;快气除秽恶痞闷 ;和合五脏醒脾开胃 ;辛能通利九窍 ,具有化湿、和中、止呕、避秽、解表之功效。我院刘继祖主任医师认为 ,藿香得天之初春木气 ,地之金土二味 ,故入肝胆肺…  相似文献   
8.
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健脾的作用,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少食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脉濡滑等证。笔者运用芳香化湿药配伍补脾健胃,清热燥湿等药物组方治疗湿浊内阻中焦所引起的多种疾病,疗效确切,现举例如下。1水肿张某,男,40岁,工人,1998年6月8日初诊。症见眼睑及双下肢浮肿,腰酸腹满,恶心呕吐,口中有异味,厌食,面色晦暗,小溲量少,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濡缓。该患者浮肿间作已7载,加重3月余,在某医院求诊时给予强的松60mg/d,加环磷酰胺冲击治…  相似文献   
9.
<正>佩兰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 Turcz.的干燥地上部分,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佩兰气芳香,味微苦,性味辛、平,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佩兰作为一种中医临床常用芳香化湿醒脾药,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佩兰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兰草,味辛,平,主  相似文献   
10.
《祝您健康》2012,(11):48
足癣是指发生在趾掌面的霉菌性皮肤病。因潮湿的环境利于霉菌生长繁殖,所以足部出汗较多的人易发,使用公共浴池,用公共拖鞋、脚盆、毛巾时也易相互感染。治疗时可采用常见的中药制剂风油精。每晚睡前用温水洗足后擦干,用棉签蘸本品少许外搽患处,每天1次,连续3~5天,伴有水疱者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