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安玉兰  魏爱翔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57-1858
传统中医学理论对中国哲学的这种依赖性或依附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医学体系基本框架的自然哲学属性。新世纪中医学要发展,就应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断创新。为此,必须实现自然哲学向自然科学的转变,同时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中医体系,以实验的理念对待实验。中医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实现中医理论由自然哲学向自然科学的转变,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用实验的理念和方法重构中医理论体系,使中医学健康快速地发展,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学受到其自身自然哲学中宇宙生成论的影响,对疾病和人的进化有着完全不同的认知.朱熹的理学总汇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关于宇宙生成与演化的学说很值得研究,在历史上对中医学发展有诸多启沃;西方近代的的宇宙生成论则以康德为代表.而两者均汲取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但在认知论上的差异很大.在对人的进化与生命现象的诠释和阐发方面,现代哲学家波普尔独有见地;而中医学理论之于脑为泥丸、髓海等学说,以及人体直立的原因与任督两脉的研究颇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健康大视野》2010,(12):102-106
《周易》是中国文化在轴心期的一部光辉杰作,它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所呈现的自然哲学、人文哲学等思想.所开创的象数思维模式与内涵等.亦无不延伸至《黄帝内经》之中。  相似文献   
4.
《世界元素医学》2009,(4):31-69
第二章基础元素医学 第一节人与自然的统一:宏量与微量 一、人体是由元素构成的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思培多克里就曾经倡导“地、水、风、火四元素说”,即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这四种元素构成的;而稍后的德谟克里特(Democritus)则倡导其“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两者显然都属于自然哲学以及朴素唯物论范畴,而现代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所使用的概念——“元素”和“原子”,即来自这种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但作为古希腊的医家、也是古希腊医学的集大成者希波克拉底所利用的却是思培多克里的“四元素说”。  相似文献   
5.
6.
中医学发展与自然哲学的关系浅识:与赵斌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的发展是大家都很关心的事情。在《中医学的发展急务是向中国自然哲学辨证回归》一文(以下简称《回归》,见《甘肃中医》1994年第7卷第4期)中提出,中国自然哲学“可与具备较为完美的理论及客现实证的现代科学同席就坐”,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结合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原因是中医学“忽视了与中国自然哲学的深层结合”,应当承认,《回归》一文的主张及其他相类似的观点,在中医学界并不是个别的,所以有必要在此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宏观物理量的描述仅限于热力学的几个基本概念,但却是以微观量为基础的,物理学中,连接整合宏观与微观概念即是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原理。中医的整体观,确立了其认识对象的属性是属于"宏观"量的范畴,然而却缺乏微观量的支持,导致了中医学概念的模糊性,而且这种模糊性没有统计原理的证据,因而,即便是正确的,却无法从科学原理上进行证明。本文参合热力学中应用的寒热物理量和经典物理学中的固态与液态概念,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对中医学与当代自然科学的关系存在着争论。对于中医学这种临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定位,对于全面深入认识与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从西方自然哲学-自然科学的发展角度来探讨中医学的历史定位,从中获得对中医学的理性认识,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提供哲学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从探讨自然运行规律来看,中医学属于科学范畴;②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医学应属于自然哲学下,与由数理实验科学发展而来的自然科学并列;③“形而上学-辨证论治-信息反馈修正”是其理论形成的主要闭环模式,并以此确保了这种形而上学与临床诊疗紧密结合在防治疾病上的可行性和可确证性;④对中医学的研究应该既不同于自然哲学也不同于自然科学;⑤坚持科学自觉和哲学自觉是研究发展中医学的重要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9.
伦中恩 《华夏医药》2005,9(2):108-110
探讨中医学的学科性质。中医学是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富有自然哲学思辨色彩,但它不属于自然哲学,在于它的应用性和对象性。中医学注重实践性及应用性,有着经验技术的特质,但它不属于经验技术,因为技术不等于学科的全部。中医学有着浓厚的人色彩,但它不属于人科学,因为它研究的只限于自然界中的人的健康与疾病。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中人的生长、生理与病理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其理论有着验证的可能,所以属于自然科学。由于中医学缺乏了实证的逻辑思路与方法,故又可把它总结为自然前科学。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与阴阳五行学说(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维耀 《天津中医药》2004,21(6):482-485
科学结构学是科学学的分支,目的在于探讨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模式。中医学基本构架是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起主导作用,成为经典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由于长期的量变积累,出现了自然哲学概念与中医学概念的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