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岐黄学者白彦萍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络脉失养、风邪伏匿,并指出其反复发作的原因是邪气伏于皮肤络脉,开创性提出“祛络风、夯络虚、助络通”的辨治思路。白师以祛皮络伏风为先,灵活运用祛风安血、健脾固表、搜风剔络等治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同时注意虫-藤药联用以助通利皮络,诊之临床,每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皮肤是人体的天然保护屏障,可以防止外界刺激对身体造成伤害。当皮肤屏障受损时,会引起多种皮肤疾病的发生,而持续存在的皮肤炎症也会进一步削弱皮肤屏障功能,导致恶性循环。因此,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在治疗皮肤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白彦萍教授以藏象学说为基础,结合现代生理学,提出可通过调节五脏以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思路,认为对于皮肤屏障的正常运作来说,心是动力,肺是护持,脾是供给,肝是枢纽,肾是根本。提出可从五脏辨治皮肤屏障受损:清心降火、利湿解毒,予大黄黄连泻心汤合导赤散化裁;益肺固表、止汗御邪,予玉屏风散类方治疗;健脾清胃、除湿止痒,予除湿胃苓汤加减;疏肝清热、健脾和营,予加味逍遥散化裁;补肾养血、润燥止痒,予当归饮子加减。验之临床,疗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黄珊  白彦萍 《北京中医药》2023,(10):1088-1090
白彦萍教授将慢性皮肤病的关键病机总结为“风痰瘀邪久蕴不解,气血失和”,临床多从风、痰、瘀邪论治,而风有内风、外风之分,痰有夹风之痰与络脉顽痰之别,瘀有脏腑之瘀与络脉瘀结之异。因此在治疗上也有疏散外风、搜逐内风,祛风化痰、剔痰散结,以及活血化瘀、通络散瘀的不同。擅用蝉蜕、蛇蜕、僵蚕、全蝎、蜈蚣、土鳖虫、水蛭及各种蛇类药物,借虫蚁蠕动走窜之性,搜剔络中顽痰瘀血,驱逐内外风邪,松动病结,推陈致新。对于病久气血失和,延虚入络者,白教授在补虚的同时以少量虫类药入络达腠,起补而不滞、调畅气血之功。  相似文献   
4.
1银屑病病因病机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关节,属于中医的“白壳疮”、“白疙”等范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白彦萍教授在熟读经典的同时,根据患者的皮损及中医辨证特点.认为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及病程转归与血分相关,是邪热深入血分,引起以血热亢盛、动血耗血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5.
苏婕  杨皓瑜  白彦萍 《北京中医药》2023,(12):1310-1312
白彦萍教授深刻体悟燕京赵氏皮科流派学术思想,注重溯源学术发展脉络和发展现代临床应用。结合中医络脉学说,提出皮肤血络理论,并创制虫藤通络饮等方药。对于皮肤湿病的证治,注重不同发作状态的方药变化调整。发扬中医皮科取类比象,创制加减多皮饮、五叶汤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