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5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原发性阑尾肿瘤12例临床特点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阑尾肿瘤发病率低,术前确诊困难,二次手术率高.我院1970~2004年共收治5 328例阑尾疾病,其中12例为阑尾肿瘤,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发病率为0.23%,现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讨论阑尾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以后的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原发肝脏癌肉瘤是1种同时包含上皮癌成分和肉瘤成分的肝脏恶性肿瘤。我院外科收治1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34岁,因出现右侧腹股沟及阴囊处坠胀不适一周入院。查体:阴囊皮肤不红,右睾丸增大5cm×4cm×4cm,无触痛,质偏硬,表面光滑,有  相似文献   
4.
经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GM-CSF基因导入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中,建立了转基因细胞株BIU/GM。经流式细胞仪行细胞DNA周期分析表明GM-CSF基因的导人及表达对BIU-87细胞的增长无影响。免疫荧光测定发现转GM-CSF基因及表达不能促进BIU-87细胞表面HLA-ABC、DR、DQ抗原的表达。转基因瘤细胞株经6000rad X射线照射灭活后,丧失增殖能力,逐步死亡,但能维持一定水平的GM-CSF分泌活性达两周以上。从而为制备灭活的转基因瘤苗提供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5.
6.
胃类癌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类癌的诊断、病理学特点及治疗选择。方法对1980~2000年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的胃类癌2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2例中8例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3例术中经快速病理诊断,11例为术后病理证实。全组均予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局部切除,8例行胃大部切除术,10例为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1例为全胃切除术,1例做了全胃切除加肝左叶切除术。随访1~10年,死亡9例,其中6例死于类癌复发伴广泛转移;1例伴有胃腺癌者死于胃腺癌复发和转移;1例术后经支气管镜证实合并支气管类癌,而后死于肝转移。结论胃镜检查是术前发现胃类癌的重要手段,病理学诊断是最后确诊的主要方法。胃类癌的治疗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浸润程度及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直肠类癌60例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肺类癌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与预后的影响因素,对12例肺类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12例患者中2例伴有类癌综合征,2例术前经纤支镜确诊。术式包括肺叶切除9例,开胸探查1例,全肺切除2例,无手术期死亡和并发症。全组5年生存率为72.65%,类癌5年生存率为84.23%,不典型类癌为66.6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肺类癌属低度恶性肿瘤;影像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光镜HE染色常可诊断,但嗜银染色及电镜确定特征性嗜银性神经内分泌颗粒是确诊的可靠标准;治疗应以保守性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尽量保留肺功能为手术原则;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肺癌。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阑尾类癌5例,占同期阑尾切除的0.51%。患者均以阑尾炎病史表现,术后经病理证实。术后随访3个月~5年,术后无转移及并发症,均健在。本文强调阑尾术中应有阑尾类癌的概念。若术中高度怀疑,应行常规冰冻病理检查,以提高阑尾类癌的检出率,防止该病的漏诊。本文就阑尾类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临床处理原则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
胃类癌生物学行为及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类癌特有的生物学行为与肿瘤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1964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收治的26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胃类癌病例资料,对其肿瘤大小、胃壁侵犯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术后辅助化疗和5年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8岁。其中18例(69.2%)肿瘤侵犯胃浆膜;12例(46.2%)有区域淋巴结转移;10例(38.5%)术后接受辅助化疗;14例(53.8%)在随访中出现肝转移。肿瘤大小与胃壁侵犯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发生及5年生存率无关(P>0.05)。生存分析提示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影响生存时间(P<0.05)。有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6.7%、16.7%和0,预后较差;化疗与否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类癌术后辅助化疗并无益处,其预后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