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3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31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474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618篇
内科学   723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1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16篇
综合类   2689篇
预防医学   537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815篇
  10篇
中国医学   342篇
肿瘤学   22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对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免疫复合物 (thyroglobulin 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 Tg-CIC) 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b) 含量检测,探讨 Tg-CIC 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以及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收集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标本 187 例,每例血清标本分为两组 ( 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 ),采用免疫复合物解离专利技术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标本 Tg-CIC 进行分离、解离,通过检测 Tg-CIC 解离后的 Tg-Ab 含量来间接反映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Tg-CIC 水平,按照不同的甲状腺疾病进行分组并对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结果 不同甲状腺患者血清中 Tg-CIC 总阳性率达 92.51%,不同甲状腺疾病血清中 Tg-CIC 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917, P>0.05)。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间血清游离 Tg-Ab 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3.882, P>0.05),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间血清 CIC 中 Tg-Ab 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5.5842, P>0.05)。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以及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游离 Tg-Ab 的含量与血清 CIC 中的 Tg-Ab 含量呈正相关 (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游离 Tg-Ab 的含量与血清 CIC 中的Tg-Ab 含量不相关 (P>0.05)。结论 在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大部分可检出 Tg-CIC,与疾病类型无关。而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以及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游离 Tg-Ab 含量与血清 CIC 中 Tg-Ab 含量存在相关性,为我们进一步了解 Tg-CIC 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
3.
王永怡 《传染病信息》2006,19(5):278-280
1灵长类的防御素蛋白具有抗HIV作用[1]美国佛罗里达中央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系Cole等的研究组在给猴子和低等灵长类动物接种艾滋病病毒(HIV-1)后,发现100d后HIV感染力会自然变弱;还发现在猴子和低等灵长类体内存在“θ防御素蛋白”,这种防御素蛋白具有抑制HIV的感染活性,能阻止HIV-1进入人体血球蛋白。  相似文献   
4.
陈思 《肝博士》2006,(3):25-27
甲种胎儿球蛋白(A F P),简称甲胎蛋白,它是胚胎时期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特殊糖蛋白,可促进胎肝组织迅速增殖,故胎儿血中含量高,但出生后约1~4周基本消失,成人血中含量甚微,定性试验为阴性。常用的定量试验正常值为0~25μg/L,超过25μg/L就为阳性,25~400μg/L为低浓度阳性,超过4  相似文献   
5.
6.
7.
黄瑞玉  周才 《实用新医学》2002,4(7):650-651
目的:评价Polybrone一步法和经典的抗人球蛋白法在新生儿ABOHDN检测中的价值,方法:用Polybrone一步法和抗人球蛋白法检测161例疑为新生儿ABOHDN的标本。结果:Polybrone一步法和抗人球蛋白法的阳性率分别为30.43%和29.81%,两无显差异(P>0.05)。结论:Polybrone一步法快速、简便、结果稳定,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临床前研究显示同种异体造血细胞移植可以有效地诱导并维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缓解。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多系统的免疫性疾病。为了评价经过骨髓抑制调理后,应用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治疗严重系统性硬化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Nash教授对HCT治疗2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预后较差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给予骨髓抑制调理剂-白消安(稳定浓度700ng/mL),环磷酰胺(120mg/kg),抗胸腺球蛋白(90mg/kg),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血清甲胎球蛋白测定在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药物治疗疗效、预后判断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36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入院当天对其进行血清甲胎球蛋白测定,按照血清甲胎球蛋白的浓度对这36例患者进行分组,而后观察治疗30天后的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初次血清甲胎球蛋白测定浓度大于200μg/L组患者肝功能好转率明显高于100—200μg/L组及100μg/L以下组。结论 血清甲胎球蛋白测定对急性重型肝炎临床治疗疗效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作为临床重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指标。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球蛋白含量高,则其治疗后肝功能逆转率高,预后好;患者血清甲胎球蛋白含量低,则其治疗后肝功能逆转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及尿液中 β2 -微球蛋白 (β2 - MG)在各期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中的改变。方法 :放射免疫法 (RIA)测定 30例正常对照组和 2 8例各期 SL E患者的血清及尿液β2 - MG,同时测定尿蛋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 β2 - MG为 (1.9± 0 .8) mg/ L,尿液 β2 - MG为 (1.7± 1.4 ) mg/ L;SL E活动期血清 β2 - MG(4 .8± 1.2 ) mg/ L ,尿液β2 - MG为 (4 .3± 1.5 ) m g/ L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而 SL E亚临床型和稳定期其血清及尿液中β2 - M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SL E早期就存在肾小管功能的损害 ,监测血及尿液中微量蛋白的水平对确定肾脏损害程度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