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7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6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姜某,女性,18岁。2001年10月16日因发热咳嗽来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于15:30,在按操作常规进行青霉素皮试,试验结果为阴性后,给予5%葡萄糖200ml,青霉素800万静点。大约30分钟后,患者自觉胸闷,呼吸不畅,咽部有阻塞感,立即拔下青霉素液体急来我科就诊。当时见患者急性发热病容,神志清,语言流利,体温38℃,脉搏92次,分,血压100/70mmHg。  相似文献   
2.
由我院研制的温热清口服液主要治疗急性外感热病,具有风热或表里俱热症侯者,以感冒、咳嗽、乳蛾病种为主。通过我院200例系统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我们分设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达95%,平均退热时间为0.9天,与对照组安痛定和青霉素相比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现将临床观察情况综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感染性发热病是细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而引起的急性热病,在临床上一般包括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临证以发热恶寒、口苦头晕、胸腕痞闷、恶心纳呆、大便不畅或便秘、舌苔黄厚而腻、脉弦滑为主证,属湿热病邪侵入人体所引起的湿温病范畴.我院中医门诊自2000年以来,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湿热郁遏型感染性疾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12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面部是颅神经支配的集中部位,皮下分布有很多表情肌,血液供应丰富,所以,人体的活动状态,也就是全身气血的盛衰,都可从面部反映出来。正常人表情自如,眼光闪烁,面容犹如朗朗晴空。但患病后表情萎靡,眼光暗淡,如晴转多云。特别是有些疾病,还会出现一些特殊面容,这里不妨列举一些。急性热病面容:急性高热性疾病患者,可见颜面充血潮红,汗出涔涔,呼吸加快,甚则鼻翼扇动。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急性阑尾炎穿孔、败血症等疾病。粘液性水肿面容:病人面容苍白,颜面浮肿,脸厚面宽,目光呆滞,表情迟钝,眉毛稀疏,主要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所致。甲亢面容:…  相似文献   
5.
《素问》外感热病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来研究外感热病的理论渊源,均推崇《素问·热论》。本文则立足《热论》,又结合散在《素问》诸篇有关热病的精辟论述,从病因与发病、病机与演变规律、预防与治疗、死候的预测等四个方面对《素问》外感热思想予以全面、系统的整理总结,以明确其在外感热病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认清其对后世热学思想发展的巨大影响,从而达到“源浚流清”。  相似文献   
6.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夏末秋初为多见。1 临床资料根据湿温特点辨证为湿温 48例。其中门诊患儿2 0例 ,住院患儿 2 8例 ,男 34例 ,女 1 4例 ,年龄 2~1 2岁 ,多在 5~ 8岁之间 ,所有病例均经青霉素、头孢菌素 ,氨基糖甙类或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治疗 ,疗程 2天~ 1周 ,临床体征未减 ,而转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临床与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1 0例 ,病毒性脑炎 2例 ,血培养或肥达氏反应确诊伤寒、副伤寒 8例 ,高热惊厥 4例 ,流行性感冒 1 2例 ,急性胃肠炎、菌痢 ,菌血症 1 2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按热病论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按热病论治探讨喻平瀛(浙江省黄岩市中医院317400)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热病,辨证论治慢性肺心病,大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因正气虚弱,急性期病因有新感、伏邪引发之不同,病变过程往往虚实夹杂、寒热淆乱,但仍可以按热病论...  相似文献   
8.
瑞安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浙江省瑞安市卫生防疫站325200彭元清,万显尧,薛红卫,廖晓伟我市自1981年8月10日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以来,截至1994年3月底,共发病75例,其中病死4例,现将我市该病流行特征简析如下:-、材料与方法1.疫情...  相似文献   
9.
10.
伏暑是发于秋冬而临床具有暑湿见证的一种急性热病。其发病特点是初期类似感冒;继而形似疟疾,惟寒热多不规则;以后则但热不寒,入夜尤甚,天明得汗稍减。而胸腹灼热却不清除,大便多溏而不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