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恩师李士懋教授是全国第二、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学术上坚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形成了以"脉  相似文献   
2.
3.
正里热实证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掌握治疗里热实证行之有效的方法非常必要。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主张用"清透滋"三法治疗温病,在其学术思想指导下,我们不仅应用清透滋三法治疗温病,更将清透滋三法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里热实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李士懋教授清透滋三法治疗里热实证的经验进行整理如下。1清法清法就是直折火热,将火热消于无形之中。李士懋教授说:"既有热邪,故当清之。此即热者  相似文献   
4.
李士懋教授是国家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40余载,崇尚仲景学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作为其学术继承人,从师侍诊,所获颇多。兹择其用附子温扶心阳验案4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陈金鹏 《中医杂志》2008,49(1):15-15
蜈蚣具有熄风止痉之功,然本草中多记载本品有大毒,遂致医者惧不敢多用。李师临证以全蜈蚣入药,不去头足,不炒不炙,以大者、生者为佳。其用量常在10~40条之间。现将李师临床运用蜈蚣经验示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内伤虚热证是以发热为主症,以气血阴阳亏虚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病证。李士懋教授对于脾肾两虚型发热,临床辨证主张以脉诊为中心,擅长用阴阳脉诊来判定脏腑病位和病机,并灵活运用益气滋阴降火法、补火生土法和引火归原法等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甘露消毒丹首载于《医效秘传》,为叶天士所创之方。李士懋教授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以甘露消毒丹加减化裁治疗胸痹、持续发热、臌胀、咳嗽等病症,临床取得很好的疗效。甘露消毒丹所治疾病的共同病机是:湿热。  相似文献   
8.
李桂 《中医杂志》2012,53(6):464-466
李士懋教授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临床中重视以脉诊为核心的辨证诊疗体系,擅用经方,现将笔者学习体会介绍如下.1乌梅丸乌梅丸乃《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李老师指出,此方惜多囿于驱蛔、治利.李老师常将此方应用于消化系统疾患(萎缩性胃炎、胆囊炎、慢性结肠炎)、心血管疾患(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内分泌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呼吸系统疾患(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多种疾病.此方应用指征是:①脉弦,按之减,其中可兼濡、滑、缓、细、数等;②具有厥阴肝经之症状,如:脘胁胀痛、呕吐嗳气、胸痛心悸、头昏厥、痉痛转筋、阴痛囊缩、懈怠无力、寒热交作等,数症可并见,或仅见一症,又具上述脉象,即可用之.  相似文献   
9.
认为汗法不仅用于表证,亦可用于里证,现代医学之脑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皆可用汗法。同时指出汗法的应用指征、疗效标准及条件等。  相似文献   
10.
汗法是通过发汗以解除外邪的一种治法,临床主要用于表证。汗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汗法是通过八法使阳加于阴,阴阳调和促使正汗出,狭义汗法是使用辛散发汗之品或者针灸熏熨鼓动阳气,驱邪而使汗出。李士懋教授认为不独表证可用,里证亦可用汗法。在诊断寒凝型高血压时注重脉诊,以脉为辨证治疗的依据,脉以沉弦紧滞为主,其次是疼痛、恶寒,再次是头晕头痛、胸闷、心悸等其他症状和体征。常用温阳散寒发汗的麻黄细辛附子汤合疏通经络的止痉散,使阴阳调和,脉痉得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