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急危重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但研究表明,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1],可能与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离异/丧偶、性别、急诊PCI等因素相关[2-3];而焦虑抑郁通过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血小板功能亢进、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及增强体内炎症反应等,诱发或加重冠心病,影响PCI术后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4]。  相似文献   
2.
介绍李亚平教授对失眠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认识。李师在治病过程中,精于辨证,用药多不拘泥于安神类,以临床辨证为要,遣药组方,调和阴阳。同时注重心理治疗,对身心疾患进行整体调治。  相似文献   
3.
蒺藜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诸多古籍中有记载,是临床中常用的一味中药。李亚平教授精研中医古籍,对蒺藜的应用有独特的认识,认为蒺藜专入肝经,性平而润,理气平肝、活血祛瘀,却不耗伤肝阴肝血,为肝之良药,可用治很多疾病,并组成药对灵活运用,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4.
李亚平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学验俱丰,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病的中医诊治。临床上,李亚平教授对冠心病的治疗有独特见解,他认为,冠心病的核心病机在于"气虚阳微、毒邪痹阻心脉",属本虚标实之证,虚为心之阳气不足,继而因虚致实,实指痰凝、瘀血、寒凝、气滞等。李亚平教授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具有顽固难治、反复发作的特点,其发病不能简单的从虚、从痰瘀论治,而应强调以瘀毒、痰毒为切入口进行辨证论治。治疗以益气通阳,活血解毒为大法,自拟益气通阳解毒汤加减,临床治疗屡屡效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李亚平教授辨治冠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中的双心医学是由心血管医学与精神心理医学交叉综合形成的学科。中医学并无双心疾病的说法,但“双心”的理念早已存在。李亚平教授基于“心主神明”“心主血脉”论断,提出“双心同调”的治疗思路,即治血脉之病需兼顾调治心神,而疗情志之疾亦多兼调血脉,临床以此作为心血管疾病之辨治常法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收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李亚平教授治疗心悸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点.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和总结其对心悸的认识与辨证分型.结果:李亚平教授将心悸分为3种证型:心气不足、血脉瘀阻证;脾肾阳虚、水气凌心证;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在临证用药时辨证论治,选用补气活血方、真武汤合生脉散化裁、滋水清肝饮加减.结论:李教授所立治则合理,遣药组方严谨,治疗心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浅析李亚平教授结合子午流注气血学说从心肝论治失眠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记录、分析整理李亚平导师治疗失眠的临床病案,从病因病机、用药组方及服药方法等方面总结李师的临床经验,并列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李师认为,气血是人体所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失眠的根本病机在于气血失和、阴阳失衡,而睡眠作为人体气血阴阳运行的生理表现之一,觉醒节律又受子午流注时辰气血运行规律的影响,而气血与心肝两脏联系又最为密切,故李师结合子午流注气血学说,提出临床治疗失眠当从心肝论治,创用"柔肝宁心"治法,柔肝理气、宁心安神,具体以"疏肝清肝,滋肝镇肝,清心养心"之法谴方用药,特拟"柔肝宁心方"治疗失眠,并主张按照气血流注规律按时服药和理疗。验案精准辨治,充分体现了李师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结论]李师治疗失眠注重整体气血阴阳的调节,强调气血与子午流注的关系,以"柔肝理气、宁心安神"为治则,按时服药调畅人体气血,自拟"柔肝宁心方"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显著,故李师此治疗失眠之法值得临床医师深入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