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密集型银质针治疗冻结肩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宣氏强刺激推拿及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对传统诊断为肩周炎的病人。无关节功能受限或关节功能受限较轻者,采用宣氏强刺激推拿;对关节功能受限较重及推拿效果不佳者,采用密集型银质针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疗效满意。结论密集型银质针治疗冻结有肩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治疗的特点是病程长、输液量大、输注药物多.外周血管由于反复穿刺造成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不同药物的酸碱度等均对局部有较强刺激而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坏死[1],不仅给病人造成痛苦而且延误治疗.如何预防和减少药物性静脉炎,保证患者治疗顺利是护理工作的难题.我科于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对60例颅脑损伤后昏迷病人深静脉置管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刺激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腰部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腰部软组织损害性疼痛患者70例根据入院挂号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推拿治疗,治疗组采用强刺激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77.1%,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3%,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积分评分都明显下降,在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强刺激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腰部软组织损害性疼痛能有效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们采用强刺激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80例,均为2007年1月至2009月10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男46例、女34例,年龄20~55岁。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强刺激推拿组40例和针灸组40例。后强刺激推拿组脱落3例(因惧怕疼痛放弃治疗而改用药物治疗),针灸组脱落2例(因经济原因未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早产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渗漏引起局部组织不同程度炎性改变的原因,认为药物渗漏引起炎性改变和坏死,与药物浓度,用药时间长,肢体循环不良,血管粗细,静注速度及护士责任心等直接相关。方法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及早采取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局部涂万花油,外敷和药物封闭等预防措施。结果其中1例因护士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发现及采取恰当处理而造成患儿肢体局部红肿、皮肤变成紫黑色。结论早产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及早采取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可大大减少周围静脉穿刺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尽量避免头皮输液。同时,要加强巡视,发生炎性改变时,要及时采取恰当处理措施。这样,不仅减少患儿痛苦,而且是确保抢救及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电针结合强刺激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强刺激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10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6.6%、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83.3%。结论:电针结合强刺激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明显,见效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小儿静脉输液最常选用的穿刺部位为头皮、手或足背部的静脉。小儿自制力差,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基本上不能按需要制动,且婴幼儿血管腔细小、管壁薄,患病时血流缓慢,以及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的输注等因素致药液渗漏至皮下,易引起局部组织水肿、疼痛,严重者可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笔者从输液渗漏的预防措施和发生渗漏后的处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导致渗漏性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对输入强刺激性药物渗漏引起不同程度损害的88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除1例因未及时治疗局部组织坏死遗留瘢痕外,其余87例痊愈。结论积极预防和早期处理是防治渗漏性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强刺激性化疗药外漏的处置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并评价强刺激化疗药物外漏的临床处理效果 ,对 9例外漏患者及时作局部解毒、封闭、冰敷及 5 %硫酸镁或绿药膏外敷。结果显示 ,该疗法疗效肯定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小儿重度喉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治疗小儿重度喉梗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6例小儿急性喉炎合并Ⅲ度或Ⅳ度喉梗阻患儿,入院后急行肾上腺素1mg及地塞米松0.5mg/kg加入生理盐水10ml中置于氧气驱动雾化器中,接上面罩,用6L/m in氧气驱动进行雾化吸入,症状无明显缓解则继续上述浓度持续反复进行雾化吸入,直至显效。症状缓解后再次加重者可再次进行上述浓度持续反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直至最终病情稳定。同时监测心率、血压,并行心电图检查。结果呼吸困难缓解最快起效时间为10分钟,最慢30分钟,所有患儿在雾化吸入3~4次后有效,5~6次后显效。2例患儿在显效数小时后因较强刺激(腰穿、静脉抽血等)呼吸困难再次加重,再次予上述浓度的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3~4次后再次显效,此后未再复发。16例患儿应用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后心率上升15~20次/分,血压上升10~20mmHg,且于10~20分钟后恢复原来状况。心电图均显示为窦性心动过速,未见心律失常。结论持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救治重度喉梗阻疗效明显,可尽量避免气管切开,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