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39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腹逐瘀汤源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由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10味药物组成,功能活血祛瘀,温经止痛.笔者近年来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兹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2.
少腹逐瘀汤为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年来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外治法治疗输卯管阻塞所致的不孕症32例,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不孕症患者中,输卵管不通造成的不孕症占相当大的比例,究其原因属输卵管炎症、输卵管水肿、输卵管结核、慢性盆腔炎、手术后损伤或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患使输卵管出现充血、水肿甚至粘连。中医病理因素为寒、热、郁、瘀,以瘀为主。虽热迫下焦不少见,但总以寒、瘀为多。笔者近年来采用少腹逐瘀汤为主配合外治法治疗输卵管不通所致的不孕症属寒瘀郁结型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均通过B超、通水或碘油造影检查证实为输卵管不通。年龄最小26岁,最大39岁;病程最短3 a,最长13 a;属输卵管积水5例,输卵管结核1例,慢性盆腔炎…  相似文献   
4.
少腹逐瘀汤是临床常用方剂.从事临床中医工作30余年中,应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妇科疾病数则,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妇女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对18例患不孕症妇女采用少腹逐瘀汤进行治疗.结果 18例不孕症患者经过治疗后,18例治愈16例,治愈率达88%.结论 少腹逐瘀汤治疗妇女不孕症(属女方因素引起不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瘀血为患,病症广泛,疑难杂证,它法不效者,从瘀治之,常收捷效,现择几例报道如下. 例1.阳痿孙某,男,32岁,教师,1990年5月14日初诊。婚后阳事不举3年,性冲动时阴部有胀感,阴茎根部胀痛,曾多处求治,屡服参、茸、附、桂等补肾壮阳之品而效果甚微,诊见:阳事不举,面色晦暗,头晕目  相似文献   
7.
少腹逐瘀汤加减应用于临床治疗髂腰肌筋膜综合征13例,均取得满意效果,证明只要辨证准确,一些中医方剂可以应用于某一西医疾病,但是要注意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特点,防止西化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病案三则,来谈少腹逐瘀汤在妇科临床的应用和笔者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子宫内膜受容性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基础上联合少腹逐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至出院后3个月。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1年复发率,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氧化应激状态与子宫内膜受容性参数。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丙二醛(MDA)水平、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子宫内膜容积、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以及子宫内膜受容性,优化氧化应激状态,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探讨少腹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从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TEN)/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将85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孕三烯酮(YT)组以及少腹逐瘀汤高(SFZY-H)、中(SFZY-M)、低(SFZY-L)剂量组,采用异体移植腹腔注射法诱导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造模后第14天起,SFZY-H、SFZY-M、SFZY-L和YT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少腹逐瘀汤和孕三烯酮混悬液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灌胃,共给药14 d。比较各组小鼠不同时间段的体质量及热痛潜伏期、剥离的异位灶总质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马松三色(Masson trichrome, Masson)染色对异位灶组织进行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