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7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赵化南 《长寿》2006,(5):20-20
德高望重、出生于1911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每年都有很多人给他祝寿.季老笑言自己成了“祝寿专业户”。有人间他有什么养生秘决、养生之术,他笑着说:“我实在没有什么授之以人的养生‘秘诀’,养生无术就是术.没有‘秘诀’就是‘秘诀’”确实,季羡林从不想傲长生梦,对健康长寿采取的态度是顺其自然。他每日粗茶淡饭.谈不上什么营养价值;他从不吃补药.别人送的备式各样的补品,都束之高阁;  相似文献   
2.
青藤碱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湘俊 《中南药学》2003,1(5):299-301
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Thunb.)Rehd.et Wils及毛青藤Sinomenium acutum(Thunb.)Rehd.et wils.uar cinerrum Rehd.et wils的干燥藤茎称为清风藤,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已有1000多年历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清风藤“主治风疾,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20世纪20年代Ishiwari等从日本清风藤中分离得到青藤碱(Sinomenine),60年代我国学者朱任宏从国产清风藤中发现了青藤碱。此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爱是每个人一生都要修行的功课。而爱情虽是爱中的一部分,却是人们学会爱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4.
马先生不仅仅是"现代大师"、"儒之圣者",他还是"高人",还是"逸士"。在中国传统当中,有品评人物的传统。这个在六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发达。出现了很多奇书,譬如刘邵的《人物志》,譬如《世说新语》,一部记述魏晋人物风采面貌、品评人物性格精神的专书。我们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品评人物,马先生显然不仅仅是大学者,不仅仅是大师级的人物,不仅仅是"儒之圣者",他还是"高人"。  相似文献   
5.
静怡 《家庭育儿》2014,(2):54-56
亲子国学时间到! 3岁的嘟嘟虽然年龄不大,但却与国学经典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晚餐后的半小时,都是专属她与爸爸妈妈的“亲子国学时间”。每晚七点半,一家三口就会围坐在沙发上,一起诵读图画精美的幼儿版《三字经》、《弟子规》绘本,或是观看动画版《中华德育故事》。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中,有无数的大家,用他们的智慧推动着中医学术的前进。在近代,一位革命家,又是近代国学宗师,还被称为中医学问之大家,他也是中医学  相似文献   
7.
国学是中华民族积淀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古代圣贤那些被人们广为传播的名言警句,是他们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他们个人生活的体验,是献给后人的智慧的结晶。学习运用这些名言警句,可以使我们明智慧、辨正误、正言行、健身心,可以使我们成为爱的使者、善的布者、正的行者。我在阅读一些国学经典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古人的一些名言警句,往往概括成三个方面。正如老子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里很重要,标志着一定的规模或分寸。三以下,不足;三以上,多了。到了"三",就应适可而止。人们常说"事不过三",也是这个意思。下面,根据我的理解,向读者推介古人的十个"三"。我的理解可能有不准确甚至错误之处,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好名堂     
《健康人生》2012,(4):48-48
古人常常喜欢以美玉自比,象征洁身自好,如屈原。现今,也有一些人选择与玉有关的字作名字,如国学大师南怀瑾,表示自己愿与玉一样温润美好,品德贤良。本期,让我们来看看与玉有关的字。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文史专家、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嫡传弟子卞慧新今年已是101岁高龄,但精神依然矍铄。年近百岁之时,老人仍笔耕不辍,编著出版了《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及《天津史志研究文集》等专著,为研究陈寅恪先生的生平和天津地方史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裘公沛然先生辞世已一年了,裘老的身影常常萦绕在我的周围,我与他亦师亦友的二十年已成为我人生的一大笔财富,许多往事历历在目,大师的经世济人情怀和智慧幽默始终影响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