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8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喘证的病理离不开痰,从其临床证候来看均有咯痰,从西医呼吸系统常见炎症疾病来看均有痰。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来看,喘与瘀有关系。从西医的常见肺部疾病来看存在着微循环病理,而微循环病理与血瘀相关,故喘证病理离不开痰也存在瘀.  相似文献   
3.
韩宴斌 《中原医刊》2006,33(14):75-75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中老年人喘证的治疗疗效。方法我科收治中老年人喘证100例,60例给予痰热清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结果病人短期内喘证得到控制。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是治疗中老年人喘证很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5.
用自拟麻杏二三汤治疗外寒内饮、痰湿壅肺型喘证 110例。并与对照组 3 1例 (服用桂龙咳喘宁胶囊 )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主要症状 (咳嗽、咳痰、喘息 )及体征 (肺部 口罗音 )的缓解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提示 :麻杏二三汤治疗痰湿壅肺型喘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骨膜刺激疗法治疗喘证130例临床观察马子君蒋春亭(安徽省临泉县卫生防疫站236400)关键词:骨膜刺激疗法;喘证中图法分类号:R244.1;R256.12笔者于1994年6月~1996年5月应用自创的骨膜刺激疗法治疗喘证130例,收效显著,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7.
参蛤贝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蛤贝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王彦晖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医部申秀云甘肃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关键词咳嗽,喘证,参蛤贝散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多属“咳嗽”和“喘证”范畴,其中辨证为肺肾两虚、肾不纳气型甚多。鉴于此病需长期调养治疗,而患者往往无耐心坚持长期服用汤药,...  相似文献   
8.
给邪以出路,这是急症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则,而通导泻下,更常是上部壅急重症的应急之策。如用之得当,往往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兹爱引两案曾经西医药治疗罔效者为例。其一、暴衄势急,通腑泻肝而安殷某某,男,56岁,个体工商户,住院号108437。因反复鼻出血3天于1982年11月25日进院.患者于本月23日晨正大便时突然鼻流鲜血约200cc,急来本院就诊,当时血压170/120mmHg,  相似文献   
9.
喘证古文献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喘证是临床常见难治与危重病之一 ,故有“内科不治喘”之说 ,历代古文献对该病论述丰富而详实 ,为进一步研究喘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清代以前历代对喘证的重要论述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总结 ,以期提高喘证的临床疗效。1 喘证的概念及其与肺系其他病证的关系喘证是以喘息、气息迫促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最早记载于《内经》 ,其中有“喘咳”、“喘喝”、“喘逆”、“上气”、“气满”、“肩息”等多种别名与描述 ,其临床特征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喘》描述为“喘息 ,促促气急 ,喝喝息数 ,张口抬肩 ,摇身撷肚”。喘证与…  相似文献   
10.
组成 :葶苈子 3g ,牛蒡子、炙橘红、炒杏仁、莱菔子各 6g ,炙苏子、川贝母各 4 .5g ,大枣 (去核 ) 5枚。制用法 :共研粗末 (不研亦可 ) ,为 1岁小儿用量 ,每日 1剂 ,水煎取汁约 6 0mL ,分 3次温服。功效 :降气平喘 ,化痰止咳。主治 :喘证。证见痰鸣、喘咳、腹胀。葶苈五子汤开泄肺气 ,泻水逐痰。帮治顺以治痰为主 ,治痰以降气为先 ,肺气降 ,痰喘清 ,则喘咳为止。临床凡见患儿服药后 ,多腹胀减缓 ,大便较稀 ,次数增多 ,挟有风沫 ,或转矢气频数者。此即湿邪下行 ,浊气得降矣。与此风味 ,痰涎相应减少 ,喘咳明显好转 ,多数患儿转危为安。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