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氢青蒿素对阴道毛滴虫微丝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复方双氢青蒿素片中双氢青蒿素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主波长为250nm,基线波长1为271nm,基线波长2为301nm。结果:在6~3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2(n=10),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为0.66%。结论: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不经分离,能消除甲氧苄啶和磷酸哌喹的干扰,从而直接测定复方制剂中双氢青蒿素的含量,该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及氯喹治疗妊娠疟疾的疗效,对胎盘原虫血症及先天性疟疾的影响以及孕期用药安全。方法 选择妊娠疟疾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双氢青蒿素治疗组(治疗组)48例和氯喹治疗组(对照组)54例,比较2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的差异。结果 ①治疗组治愈率93.8%,对照组治愈率79.6%;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4h平均原虫下降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复燃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②2组病例胎盘原虫血症和先天性疟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均未发现新生儿畸形病例,用药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氢青蒿素治疗妊娠疟疾疗效强于氯喹,但双氢青蒿素不能减少胎盘原虫血症及先天性疟疾的发生,其孕期安全性使用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的卡氏肺孢子虫(Pc)经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作用后不同时相虫体表面结构变化。方法 将Pc接种入含HepG-2细胞的培养皿内并分别加入双氢青蒿素50μmol/L、青蒿琥酯100μmol/L、喷他脒15μmol/L、0.3%乙醇与空白对照。双氢青蒿素组于用药后1、2、4、8、12、16h作扫描电镜观察,后4组于用药后12h取样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双氢青蒿素作用2h后,Pc表面开始出现损伤,最初为表面绒毛脱落,残存绒毛肿胀呈球状,虫体体积增大。随着时间延长,虫体表面损伤明显,8h后表膜出现大小不等孔洞。青蒿琥酯组改变相同,但较轻微。结论 青蒿素衍生物可引起Pc虫体表膜损伤,通透性增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治疗维和部队疟疾93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了保证维和部队的任务完成及官兵的身体健康,防治维和部队的疟疾患者并总结疟疾的防治经验.方法 对所属维和部队官兵参与进行抗疟药物分组治疗效果观察.结果 双氢青蒿素(科泰新)防治效果肯定,用于进人高疟区的易感人群疟疾防治效果显著.结论 蒿甲醚对疟疾的疗效肯定;双氢青蒿素作为一种新的选择更适应未来的战争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DHA)对人骨肉瘤细胞活性、转移能力以及细胞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DHA(5、10、20、40、80 μ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成骨细胞和人骨肉瘤细胞TE85 12、24、48 h后,噻唑蓝(MTT)法测定DHA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中uPA和PEDF mRNA水平的表达,Westen blot法检测uPA和PEDF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DHA对人成骨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DHA能够明显抑制人骨肉瘤细胞TE85的活性(P<0.05).不同作用时间下DHA对人骨肉瘤细胞TE85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 h)=(41.66±0.53) μmol/L、IC50(24 h)=(32.28 ±0.27)μmol/L和IC50 (48 h)=(22.53±1.26) μmol/L.DHA能够明显减少人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细胞中uPA的表达水平,同时细胞中PEDF表达升高(P<0.05).结论 DHA对正常人体骨组织无害,能够有效抑制骨肉瘤细胞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3种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童虫的体内作用效果。方法以经11轮亚治疗剂量吡喹酮筛选的日本血吸虫为吡喹酮抗性株,以未暴露于吡喹酮的日本血吸虫作为吡喹酮敏感株,收集2虫株尾蚴感染小鼠,以300mg/kg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对感染后7~8 d童虫分别进行2次灌服用药(总剂量600 mg/kg),所有小鼠于感染后45 d解剖,收集小鼠体内成虫并计数,计算减虫率和减雌率。结果 300 mg/kg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2日疗法(总剂量600 mg/kg)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7~8 d童虫的减虫率为69.8%~71.0%,减雌率为75.4%~79.8%;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7~8 d童虫的减虫率为64.6%~66.1%,减雌率为69.3%~7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青蒿素类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依然敏感,青蒿素衍生物与吡喹酮在日本血吸虫中不存在交叉抗药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蒿甲醚联合复方双氢青蒿素片对刚果(金)维和任务区非重症疟疾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刚果(金)中国二级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维和任务区56例非重症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明确诊断后即予“蒿甲醚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2~3 d后改为口服复方双氢青蒿素片。定期观察患者症状、体温、疟原虫密度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按WHO抗疟药物临床疗效分类综合评价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 56例非重症疟疾患者中,单纯恶性疟41例,混合疟15例。全部患者均获得完全临床原虫治疗成功,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平均退热时间单纯恶性疟患者为(28.5±7.6) h,混合疟患者为(26.4±6.5) h;平均疟原虫清除时间单纯恶性疟患者为(31.5±8.3) h,混合疟患者为(30.4±6.7) h;平均疟原虫清除半衰期单纯恶性疟为(2.54±0.55) h,混合疟患者为(2.42±0.43) h。两组患者退热时间、疟原虫清除时间及清除半衰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蒿甲醚联合复方双氢青蒿素片可有效治疗刚果(金)维和任务区非重症疟疾,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A/PR/8/34(H1N1)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促炎症因子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DHA(即0、12.5、25、50和100 μmol/L)作用BEAS-2B细胞24 h ,CCK8法检测DHA对BEAS-2B细胞活性的影响。IAV吸附BEAS-2B细胞1 h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DHA(低、中、高浓度DHA ,即12.5、25和50 μmol/L)作用24 h,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和IAV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ERK(phospho-ERK, p-ER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特异性ERK激动剂(ERK agonist,20 ng/mL)作用BEAS-2B细胞(分组为正常对照、IAV、DHA、DHA+IAV、ERK agonist、DHA+IAV+ERK agonist组)24 h,观察对DHA抑制IAV诱导BEAS-2B细胞TNF-α、IL-6和p-ERK表达的影响。  结果  DHA浓度在12.5、25、50 μmol/L时,BEAS-2B细胞存活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AV组细胞TNF-α、IL-6 mRNA和蛋白及p-ERK蛋白表达水平增高 (P<0.05),与IAV组比较,IAV+ DHA低、中、高浓度组细胞TNF-α、IL-6 mRNA和TNF-α、IL-6、p-ERK蛋白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的下降(P<0.05);而ERK激动剂减弱了DHA抑制IAV诱导BEAS-2B细胞ERK信号通路蛋白p-ERK表达和促炎症因子TNF-α、IL-6的分泌。  结论  DHA可通过ERK信号通路抑制IAV诱导BEAS-2B细胞TNF-α和IL-6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