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4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485篇
预防医学   10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3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99篇
肿瘤学   18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自幼聪明好学,精通经史百家之说。18岁开始学医,治愈过很多疑难杂症。孙思邈著有《卫生歌》,妇孺皆能懂,读起来朗朗上口,道理深入浅出。现将《卫生歌》分三部分摘抄,并且做简短的解释说明,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张曦 《江苏中医药》2021,53(12):5-6
1 肾着汤 组? 成:甘草5?g,干姜10?g,茯苓20?g,白术20?g. 功? 效:散寒除湿,温行阳气. 主? 治:寒湿偏盛、脾阳不运之腰(腿)痛病. 用? 法:每日1剂,每剂水煎汤药约200?mL,早晚饭后温服.药服2周左右,期间注意保暖,适度运动. 方? 解:该方出自《金匮要略》,《千金要方》作"肾着汤".此肾病皆用脾药,益土正所以制水是也.方中干姜辛热走中,煨土散寒;白术健脾;茯苓利湿;甘草温中和合.诸药共奏散寒除湿、温行阳气之功.  相似文献   
3.
1 助眠交泰汤 组 成:白术20?g,茯神20?g,肉桂6?g,黄连6?g,夜交藤30?g,炒白芍20?g,夏枯草10?g,紫苏梗10?g,枳壳10?g,陈皮10?g,干姜6?g,麦芽30?g,大枣6枚. 功 效:健脾化湿,疏肝和胃,交通心肾. 主 治:不寐(脾虚肝郁证). 用 法:每日1剂,水煎,于每日17时及20时口服. 方 解:方中白术甘温,燥湿健脾,升脾气;茯神甘淡味平,淡渗利湿、宁心安神、降胃湿,使中焦得运,升降有序.白术与茯神同用,共为君药.炒白芍甘寒柔肝,枳壳甘温疏肝,夏枯草苦寒清肝,三药共用,使肝体得用,肝气得舒,肝郁得解;夜交藤养血安神;紫苏梗、陈皮理气和胃.上六味,共为臣药.干姜辛温暖脾,大枣甘温和中,麦芽疏肝理气,此三味共为佐药.肉桂辛温,温脾肾阳气,黄连苦寒,清心火,两药共用以交通心肾,同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湿、疏肝和胃、交通心肾之功.  相似文献   
4.
2019年5月20日,江苏省医保局推出调整了儿童专科夜间门诊诊察费收费标准举措。文章以江苏省某三甲综合医院为样本,围绕上述政策实施后儿科诊疗工作量、病人满意度、医院收入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述政策可满足儿科病人就诊差异化需求,合理分流病人,保障急诊优先的诊疗秩序。  相似文献   
5.
以人文精神培养医学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精神能够陶冶医学生的情操,能够使医学生从容应对繁重的医学学习生活。做到定、静、安、虑。仁义之道,古今之事,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哲学玄学都是一个优秀的医生所应了解和具备的。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大凡思想圣洁、德高望重之医学家。无不具备丰富的医学人文修养。病人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处处感受着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沐浴。他们接诊病人时,从顶至踵都散发着慈善家和艺术家的品格。使医学的作用和意义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医学教育必须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合,充分利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才能培育出具有人文精神底蕴的医学人才。才能为人类提供最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艾滋病防制工作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11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吴阶平院士从医60周年庆祝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吴阶平院士从医60年,在临床医学、医学科研、医学教育和管理工作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身上,突出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他现虽已高龄,依然鞠躬尽瘁,奋斗在医疗卫生、国家政务的第一线,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文见第3版《学会动态》。  相似文献   
8.
丁红敬 《长寿》2006,(8):51-51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勾起了人们对苏州的无限遐想。其实,苏州有名的不单单是寒山寺,还有江南水乡的悠悠古镇、闻名天下的苏州园林,更有着具有传奇色彩的昆曲。这座古朴的乡镇,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这里的人们也是热情好客,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9.
10.
《养生大世界》2007,(6):4-9
炎黄文化之历代圣贤——哲学家、医学家、养生家,均视音乐为药。以养生延命: 伏羲精造瑟埙调理百病。亦乐亦药,拯救万民苦疾; 三皇五帝试竹苇定五音十二律,通人体十二经脉; 轩辕黄帝研五音应五体,传承后人,撰写医之经典《黄帝内经》;[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