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5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67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7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砷酸(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效果肯定,但由于砷的中枢神经毒性,能否用其治疗白血病中枢浸润尚未知,我们对原代人脑皮层神经元细胞与NB4细胞株的体外染砷后凋亡情况进行了对比,并对神经原损伤标志物进行了检测,为As2O3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提供体外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亚砷酸(AS2O3)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为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1996年6月~2003年3月,我们对(AS2O3)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系统临床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3.
亚砷酸治疗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以成熟中性粒细胞持续增多、脾大为主要特征,在诊断上易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混淆,治疗效果常不理想.近3 a来,用亚砷酸(As2O3)治疗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胡宏  魏锦  陈静  王勇 《四川医学》2001,22(8):713-714
目的 探讨亚砷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的影响。方法 11例初治的APL患者经亚砷酸治疗后观察血象及髓髓象的情况。结果 亚砷酸治疗2周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基本无变化,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红细胞系3周后,巨核细胞系4周后则逐渐恢复造血。结论 亚砷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基本无抑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亚砷酸注射液对复发及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0 .1%亚砷酸 10ml稀释于 50 0ml生理盐水中 ,静滴 3~ 4h ,9d ;儿童按 6mg/m2 ·d ,2 8d为 1疗程。结果 第 1疗程后CR 5例 ,2个疗程后CR 9例 ,NR 1例 ,有效率 93.3% .结论 该药对复发及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疗效确切 ,CR率高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其药理主要作用PML RAR2融合基因 ,诱导了APL细胞分化、凋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亚砷酸注射液治疗复发及难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可获较高的完全缓解 (CR)率。1996年以来 ,我院用该药治疗复发及难治APL患者 15例 ,取得较满意结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复发及难治APL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 。 15例中男 7例 ,女 8例 ,年龄 16~ 6 3岁 ,平均 35岁。复发性APL 12例 ,为CR 1~ 3次后复发者 ,其中DA或HA治疗后复发 4例 ,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CR后复发 6例 ,ATRA加化疗CR后复发 2例 ,难治 3例 ,为用DA或HA方案 2个疗程未缓解。 15例中 13例临床表现有…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亚砷酸治疗复发性APL1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15例,使用亚砷酸,剂量为每日5mg,持续2小时静脉点滴.出凝血及肝肾功能检查每周1次;外周血计数检查每周2次;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每2周1次.结果2例在治疗早期死亡;进行评估的13例中,11例在第1疗程获得完全缓解(CR率84.6%),2例患者未获缓解.5例出现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相似文献   
8.
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和治疗的关系是近年来肿瘤学界研究的热点 ,细胞凋亡受阻将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和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本研究拟探讨亚砷酸体外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凋亡诱导作用以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以寻求鼻咽癌治疗的新途径。将浓度 5× 10 5/ml的CNE1细胞接种于 5 0ml培养瓶中 ,置于 37℃ ,5 %CO2 条件下培养 2 4h ,大部分细胞贴壁后 ,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亚砷酸 ,继续培养至预定的时间 ,收集悬浮及贴壁细胞 ,70 %冷酒精固定过夜 ,常规碘化丙锭(PI)染色 ,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分析。细胞离心成团 ,用 1%冰醋酸…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亚砷酸联合维甲酸(ATRA)及小剂量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1例MDS患者,应用亚砷酸联合ATRA及小剂量化疗,观察其有效率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达76.2%,长期随访治疗8例,均保持持续缓解状态。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结论亚砷酸联合ATRA及小剂量化疗治疗MD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体外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亚砷酸的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透射电镜技术、流式细胞术检测青蒿琥酯或(和)亚砷酸作用后K562细胞的凋亡发生情况.结果:青蒿琥酯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IC50值为12.41 μg/mL,其有时间、剂量-效应关系;12.50~50.00 μg/mL的青蒿琥酯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12.50μg/mL青蒿琥酯与1.00 μmol/L亚砷酸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48 h后,凋亡率为21.07%,与阴性对照(1.87%)、单独应用青蒿琥酯(7.45%)、亚砷酸(2.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次为1 128.39、335.47和1 058.40,P值均为0.000.结论: 青蒿琥酯对K562细胞具有凋亡诱导作用,并且与亚砷酸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