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论《内经》《难经》五行生克配穴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写林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这天她抱病在床,薛宝钗前往探视,谈及“食谷者生”时说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看,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这里,薛宝钗寥寥三语,却道出了传统养生中有关五行生克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但转移是肿瘤恶性行为的特征性表现,也是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古今中医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肿瘤的转移途径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恶性肿瘤的转移除经典转移学说外,要以中医学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结合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来分析,但这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在深入研究了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恶性肿瘤转移的新学说——"经络转移学说",从恶性肿瘤转移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5.
6.
在多学科视野下应用控制论原理和方法探讨五行生克制化的科学内涵及其所反映的生命规律,揭示中医学理论的实质,发现其科学价值。研究认为,五行的相生相克,可视为信息的输入或输出,是控制系统和受控对象之间"促静"和"促动"两种相互矛盾信息的相互作用;五行生克是信息的多路多级控制,任何子系统都可对其他四个子系统发生或接受生克两方面影响;用状态空间方法分析五行生克的周期性可知,五行系统在不同的时间内,其状态是不同的,具有时间概念上的不可逆性;五行系统五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如环无端",构成了闭合回路,各行之间作用有生有克,是一种内稳定器模型。多学科的研究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研究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中医藏象的生理、病理、临床3个方面及联系现代医学论述五行中“火克金,金侮火”的关系,从而丰富中医基础理论及指导心血管疾病临床防治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逯晓琪  何永生 《中医学报》2019,34(2):263-265
阴阳者,万物对立统一之根本。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肾脏受损,精气内伤,脏腑阴阳失调,阴虚阳亢,虚阳上扰清窍。阴阳失衡为本病之根本,外邪、季节、昼夜等外界环境变化,脏腑阴损阳亢、气机不畅;因五脏生克相关,气血津液的变化以及风、火、痰、瘀等实邪均可使机体阴阳失衡、气血逆乱而致肾性高血压。治疗上,应以调整阴阳盛衰合以去邪为主。肾性高血压以肾损为先,多脏同时受累,兼以邪气扰乱气机,故应以调节发病之始脏——肾的阴阳平衡为要,滋肝肾之阴,潜肝之阳,祛除实邪,最终达到机体之阴平阳秘。  相似文献   
9.
陈士铎在《辨证录》中全面阐释了不寐的基本病机“心肾不交”,以其为病机中心,采用五行生克理论进行脏腑辨证,重视肝胆和心肾的相互关系,论治上取古人意而不泥古人法,多有见解独到之处。摒弃历来以大剂量黄连直折心火,小量肉桂为臣以交通心肾的思想,摒弃大寒大热的治疗方式,主张等量小量一温一凉纠其偏性,强调心肾同病、心肾同治,其对心肾不交的理解和治疗理念,充实和拓展了心肾不交的理论范畴。该文探析《辨证录》“不寐门五则”证治特色,以期有益于临证。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认为早泄病机复杂且与多个脏腑密切相关,辨证分型和治疗用药存在差异和难度。为进一步探明早泄病机并提高临床辨治疗效,基于藏象学说、五行生克理论及医家学术经验总结,分析认为早泄多与肾、肝、心三脏相关,其中肾为根本原因,肝是中心环节,心是直接诱因,并提出“肾-肝-心”轴辨治早泄理论。临床上可依循“肾-肝-心”轴自下而上分部辨证分型,并根据三部组合证型指导临床用药,在此基础上周青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实践及地域特点,认为临床以肾水不足-肝胆湿热-心火妄动证型较为常见,进而提出加味三才封髓丹作为治疗用药。加味三才封髓丹作为经典方剂三才汤和封髓丹的组合化裁,具有滋补肾水、清利肝胆、清心安神之效,使得肾、肝、心三脏互相制衡协调,适用于早泄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以期为中医临床诊治早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