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重楼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比较7种甾体皂苷的含量,为重楼药材的鉴别和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来源重楼属15批药材中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Ⅱ、薯蓣皂苷、重楼皂苷Ⅰ和重楼皂苷Ⅴ的含量。色谱条件为Inertsil ODS-3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0μL。结果 15批样品中,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Ⅱ和重楼皂苷Ⅰ4种皂苷含量之和均在1.849~20.222mg·g~(-1)之间;样品中7种皂苷含量之和在2.351~37.366mg·g~(-1)之间。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实验的RSD值均≤3.0%,7种皂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5.92%~103.20%之间(RSD≤3.0%,n=5)。结论因产地或种类不同,重楼皂苷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基于15批重楼样品的HPLC图谱,构建了重楼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实验结果可用于重楼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张杰  周浓  潘兴娇  郭冬琴  丁博  王琳  杨敏  朱利  张华 《中草药》2018,49(8):1897-1906
目的以菌根生活力、根茎生物量和活性成分为指标,筛选适宜滇重楼幼苗生长发育的优良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方法以灭菌土壤为生长基质,采用室温盆栽试验,研究接种28种外源性AM真菌对滇重楼幼苗菌根生活力、根茎生物量和重楼皂苷产量(单株幼苗所含的重楼皂苷量、重楼皂苷含量与幼苗生物量的乘积)、根茎重楼皂苷与核苷含量的影响。结果接种的28种AM真菌与滇重楼幼苗均形成了共生体系并且发育良好,并能提高滇重楼幼苗菌根生活力,但具有偏好性。大多数AM真菌处理组能提高滇重楼根茎生物量,促进了滇重楼幼苗重楼皂苷和重楼核苷的积累,表现为重楼皂苷含量和产量的提高。菌根形成对滇重楼幼苗次生代谢的影响还表现在重楼皂苷和重楼核苷的器官分配上,菌根化滇重楼幼苗须根中4种重楼皂苷总量具有高于根茎的趋势,而根茎中9种核苷总量明显高于须根。结论本研究中不同AM菌株的表现,对进一步提高滇重楼幼苗生物量和品质的菌株筛选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巨大巨孢囊霉Gigasporagigantea、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沾屑多孢囊霉Diversispora spurca、异配盾孢囊霉Dentiscutata heterogama、沙荒球囊霉Septoglomus deserticola、薄壁两性囊霉Ambispora leptoticha可望能作为培育滇重楼菌根化苗的理想菌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用替代对照品法测定重楼药材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4种重楼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柴胡皂苷d为替代对照品,使用Waters SymmetryShield RP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7℃,同时测定重楼药材中4种重楼皂苷的含量。结果:以柴胡皂苷d与4种重楼皂苷的峰面积比值和柴胡皂苷d与4种重楼皂苷的浓度比值得到的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101.6%~104.2%之间。结论:柴胡皂苷d作为替代对照品可同时测定重楼药材中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Ⅶ4种重楼皂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滇重楼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滇重楼根茎的HPLC指纹图谱,控制其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Eclipse XDB C1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 ℃,体积流量1.0 mL/min。通过外标法对各批次样品中的重楼皂苷I、H、甾体皂苷II、V、VI、VII、薯蓣皂苷、纤细薯蓣皂苷进行测定。结果 18批滇重楼相似度小于0.9,说明不同批次样品差异较大。同时确定了6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对其进行了归属。甾体皂苷II在S8、S9批次中的量最高,重楼皂苷I在S7批次中的量最高,甾体皂苷VI只在4个批次中检测出。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可用于滇重楼的质量控制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武当山区人工种植基地宽叶重楼为样本,研究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本地区宽叶重楼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Waters Atlantis誖T3 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不同采收期宽叶重楼中的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春季4月下旬和秋季8月下旬有两个高峰,而在植株生长旺盛的夏季和进入休眠期的冬季皂苷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初步确定了武当山区宽叶重楼的最佳采收期,为重楼药材的采收及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可用于重楼药材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一测多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分别以重楼皂苷Ⅰ、Ⅱ、Ⅵ、Ⅶ作为内参物,计算4种重楼皂苷间的相对校正因子,进而对重楼植物中的重楼皂苷进行定量分析,并将此计算结果与外标实测值进行比较,以评价"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以重楼皂苷Ⅰ作为内参物计算其余3种皂苷含量时,所得到一测多评法的计算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差异。结论: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测定重楼属植物中的4种重楼皂苷准确、快速且耐用性良好,为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重楼植物品质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滇重楼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刘欢  何忠俊  梁社往  段艳涛  王印 《中草药》2012,43(9):1846-1851
目的建立滇重楼根茎的HPLC指纹图谱,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Eclipse XDB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体积流量1.0 mL/min。通过外标法对各批次样品中的重楼皂苷I、H、甾体皂苷Ⅱ、Ⅴ、Ⅵ、Ⅶ、薯蓣皂苷、纤细薯蓣皂苷进行测定。结果 18批滇重楼相似度小于0.9,说明不同批次样品差异较大。同时确定了6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对其进行了归属。甾体皂苷Ⅱ在S8、S9批次中的量最高,重楼皂苷I在S7批次中的量最高,甾体皂苷Ⅵ只在4个批次中检测出。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可用于滇重楼的质量控制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球药隔重楼Paris fargesii根茎、茎和叶为材料,探究螺甾烷型重楼皂苷的生物合成基因。方法 采用HPLC分析6个螺甾烷型重楼皂苷含量,进一步利用Illumina Hi Seq X Ten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结合定量和转录组数据进行生信分析。结果 6个螺甾烷型重楼皂苷在球药隔重楼根茎、茎和叶中的含量具有显著差异。Illumina转录组测序共获得61 755条非冗余unigenes,其中30263条(49.0%)被成功注释。催化生成薯蓣皂苷元的31个关键基因均被成功鉴定,且基因表达模式与皂苷的积累水平总体一致,其中IDI、8,7SI-4、CYP90G4、SMO2-2、C5-SD1、CYP51G、C14-R-2、HMGCR、CPI-5、CYP94D108、CAS、HMGCS、SMO1-3、SSR1-3、SQS、isp H和DXR等基因与重楼皂苷的积累呈显著正相关。共获得了61条尿苷二磷酸糖基转移酶(UGT)基因,其中30条潜在参与重楼皂苷的糖基化修饰。结论 球药隔重楼根茎、茎和叶中皂苷合成基因表达模式与皂苷积累规律存在一致性,鉴定的基因可指导该类活性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