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探讨儿童因误服药(毒)物中毒的情况以及加强家庭安全用药管理的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误服药(毒)物中毒的患儿87例为研究对象,在对患儿进行救治后,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通过患儿病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等分析儿童误服药(毒)物中毒的年龄分布以及误服药(毒)物的类别,并根据患儿的发病趋势分析家庭安全用药管理对策。结果:>2岁~4岁组患儿误服药(毒)物中毒的发生率(45.98%)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除药物外,误服农药也需引起重视。因误服药(毒)物中毒而导致住院治疗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5.54d。平均住院费用为8 269.8元。结论:儿童常由于误服药(毒)物而造成意外中毒,尤以>2岁~4岁的儿童发生率较高。家长需加强对家庭中常用药(毒)物的管理,降低患儿意外误服药(毒)物的发生率,减少患儿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A prerequisite of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s is that words should not be misrepresented. Currently, the frequent misuse of adaptation and remodeling derives from faulty analysis and misrepresentation of the pathology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This misperception of vascular pathology has misled the uncritical and unwary, and propagates fallacious data and concepts. Unless the misusage ceases, the terms will continue to be meaningless merely furthering promulgation of unscientific data and concepts that effectively obstructs scientific progress.  相似文献   
3.
南京城区儿童急性中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年来南京城区儿童急性中毒的发生状况,分析其变化特征及可能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整理2004~2006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来自南京城区的儿童急性中毒病例,分析病例的一般资料、中毒类型以及急性中毒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的分布特征.结果:儿童中毒呈现明显的年龄特征.学龄前儿童占93%,以2岁年龄组居多(32.5%);误服药物是中毒的主要原因,占66.5%,且儿童误服成人药物的比例较高,误服降压药(19.1%)者显著高于其他药物引起的中毒;不同季节儿童中毒的发生有一定变化,夏秋季高于春冬季,各季节中儿童中毒类型也不相同,药物、农药、日用化学品和食物中毒分别在四个季节中占据主导地位.结论:误服药物引起的中毒是南京城区儿童急性中毒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药物的管理,规范药品的使用,以减少城区儿童急性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