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87篇
药学   84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兔24只,无菌条件下切断双侧面神经下颊支,制成15mm的兔面神经下颊支缺损模型。左侧用甲壳素涂层聚丙交脂-乙交脂共聚物[poly(L-lactide-co-glycolide),PGLA]神经导管修复;右侧用翻转自体神经修复作为对照。术后5周、10周和14周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查、组织学、电镜观察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术后5周观察到神经导管中有新生轴索通过,再生神经发育不成熟;右侧自体神经修复近段有髓神经纤维均匀疏散分布,远段未见明显再生神经束形成。术后14周左侧再生神经已通过神经导管长入远端,电生理检查结果表明自体神经修复侧再生神经质量优于神经导管修复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神经修复再生纤维密度优于神经导管修复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自体神经修复侧近段神经髓鞘部分空泡样变性及脱髓鞘改变,远段再生神经纤维束形成少,面肌联带运动程度较导管修复侧严重。结论:甲壳素涂层PGLA神经导管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有望替代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3.
用热重分析仪和高级流变扩展系统分别研究了提纯工艺对甲壳素的影响和甲壳素/二氮乙酸溶液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提纯后的甲壳素为纯白色,且杂质含量减少。甲壳素/二氯乙酸溶液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结构粘度指数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剪切应力一剪切速率的曲线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上移,浓度越大,其非牛顿指数n越小。该结构为确定合理的甲壳素纤维原丝生产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甲壳素在脱乙酰化反应时不同反应条件,如碱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处理方法对壳聚糖性能,如分子量、脱乙酰化度的影响,探讨了分子主链降解反应与脱乙酰化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碱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壳聚糖脱乙酰化度提高,而分子量降低;脱乙酰化越高,主链降解程度增加;反应温度升高,脱乙酰化反应速度加快;而采用短时重复多次反应的处理方法,则可增加壳聚糖的脱乙酰化度,并减少主链降解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42例肺心病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80例次血气测定结果。方法:用不同的酸碱图(卡)及代偿公式进行酸碱类型的初步差别分析。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各种影响因素与治疗反应等作出综合判定。结论:比较二种判定的差异,并提出较为实用、可靠的判断建议,以助于复合型呼吸性酸碱失衡的临床诊断与处理。  相似文献   
6.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兔眼表碱烧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眼表碱烧伤后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疗效 ,并与单纯行角膜移植术组作比较。方法 :在 16只兔双眼上制作碱烧伤模型 ,1d后 ,右眼行异体板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左眼行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术 ,术后观察 6月 ,根据术眼的角膜新生血管分级、植片的混浊度、水肿度来计算移植排斥反应指数 (RI) ,以RI值判断植片的存活情况。结果 :行异体板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 16眼中有 14眼RI <9,治愈率达 87.5 % ;行单纯异体板层角膜移植的 16眼中 6眼RI值 <9,有效率 3 7.5 %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两组的新生血管数、植片的混浊度、水肿度及RI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含干细胞的异体角膜缘移植治疗眼表碱烧伤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异体角膜移植 ,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眼表碱烧伤角膜缘移植术后血管抑素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双眼制作碱烧伤模型1d后,双眼行角膜缘移植术,术后左眼局部应用血管抑素治疗2周,右眼作对照;观测4周,根据新生血管侵入角膜缘内的范围、角膜混浊与水肿程度进行分级并作统计学处理;同时测量术后7、14、21及28d的眼压。结果:术后4周时,应用血管抑素的左眼的新生血管的评分为1.19±0.10,而对照组为1.63±0.72,统计学处理显示左眼的新生血管较右眼的明显减少(P<0.05),角膜混浊与水肿程度亦明显下降。各时间点各术眼的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局部应用血管抑素能有效抑制眼表碱烧伤角膜缘移植术后的新生血管增生。  相似文献   
8.
9.
介绍了多孔结构乳胶粒的制备方法、表征手段以及成孔机理。着重阐述了“碱酸分段处理法”中不饱和酸与交联剂的种类与用量、以及碱酸处理条件等因素对乳胶粒成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研究的迅速发展,其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发展历史,性质,提取及加工方法,应用,发展前景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