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17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730篇
预防医学   177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883篇
  4篇
中国医学   11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5%碘酊灼烧联合氟康唑滴眼液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5%碘酊灼烧联合氟康唑滴眼液进行治疗,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仅进行了单纯的碘酊清创灼烧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0例作对照,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21例(70.0%)治愈,7例(23.3%)有效,2例(6.7%)无效,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30例患者中,12例(40.0%)治愈,10例(33.3%)有效,8例(26.7%)无效,总有效率为73.3%(22/3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使用5%碘酊灼烧联合氟康唑滴眼液对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9,(2):235-239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氟康唑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以同位素氟康唑-d4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_(18),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3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正离子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307.1→220.0(氟康唑)和m/z 311.1→223.0(内标)。结果:氟康唑血药浓度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5 000 ng/mL(r=0.998 1),定量下限为10 ng/mL;日内、日间RSD均低于8%,准确度为95.8%~106.7%;提取回收率为97.3%~107.3%(RSD<5.0%,n=6),基质效应、稀释效应及残留效应均不影响待测物的定量分析。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用于氟康唑治疗药物监测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Etest法检测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方法用Etest法对216株酵母菌进行药敏试验,判定其MIC值.结果 216株酵母菌对氟康唑均有耐药菌出现,总敏感率为86.1%,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6.8%、95.2%、81.8%、10%、75%,氟康唑对白色假丝酵母菌敏感的MIC≤0.50ug/ml者点45%.结论氟康唑具有较好的抗酵母菌作用,但应监测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尿毒症血透患者继发深部霉菌感染后的治疗较困难,特别太腹膜透析并发真菌性腹膜炎治疗更困难,我院采用国产氟康唑注射液治疗21例患者.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崔巧珍  张建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7):1683-1684
目的:探讨各种临床标本的酵母样真菌分布及常用抗真菌药氟康唑(大扶康)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份临床标本怀疑真菌感染患者的标本分离菌株334株,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耐药性.结果:各种标本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为主,氟康唑(大扶康)对白色念珠菌的耐药率为1.3%,对热带念珠菌的耐药率为8.8%,对光滑念珠菌的耐药率为40%,对克柔念珠菌的耐药率为25%.结论:真菌感染已成为临床标本中的常见感染,而且耐药率也在逐渐增高,尤其是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大扶康)的耐药率分别为40%和25%.应引起临床和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2003年3~10月.我们采用氟康唑胶囊治疗219例浅部真菌病患者,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将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即氟康唑为治疗组,酮康唑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疗程。结果两组疗效差别无显著性,但氟康唑组疗程明显缩短。结论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起效快、疗程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99年5月-2003年12月间诊治念珠菌性阴道炎160余例,其中83例采用氟康唑胶囊(三维康,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获得良效。并探索了不同剂量氟康唑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深部真菌感染(deep fungal infection,DFI)是SAP后期并发症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现就我院10年来诊治的218例SAP合并DFI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早期诊断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