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2001年6月29日,全长1142公里,总投资330亿元人民币的青藏铁路工程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地区拉开了序幕,这就是纵穿青藏高原腹地被称为“天路”的——格尔木至拉萨青藏铁路工程。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外贸冷库屠宰牦牛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秀敏  马应福 《地方病通报》1998,13(1):55-55,59
青海省外贸冷库屠宰牦牛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韩秀敏马应福(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西宁市811602)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青海省主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也是包虫病重要的中间宿主之一,在该病的流行病学上具有很大意义。鉴于...  相似文献   
3.
格尔木地区蠓类生态习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了解青海省格尔木地区蠓类的活动规律,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网捕法。结果:调 查发现蠓科4属28种,即吸血蠓2属22种,非吸血蠓2属6种;其中细蠓属14种,库蠓属8种,毛蠓属5种和铗 蠓属1种。观察阐述了当地蠓类的一日活动规律与季节消长。  相似文献   
4.
梅尔 《当代护士》2005,(11):53-54
列车很有力地向格尔木的方向行驶,透过车窗我的视野逐渐变得荒凉和寂寞起来,令我整个心身愉悦的绿色也慢慢消褪.看看时间,列车已经从西宁驶出快两个小时了,前方到站是黄源车站,列车所驶过的这段路是青藏线上绿色最多的路程,过了黄源,列车就会驶进赤地千里的高原戈壁.  相似文献   
5.
普通牛胚胎移植牦牛受体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枚中国荷斯坦奶牛胚移植给10头牦头受体,获得1例正常妊娠。本试验结果表明,牦牛受体移植普通牛的胚胎,可获得正常妊娠。并可支持普通牛肥儿整个妊娠期的发育。  相似文献   
6.
范立华 《校园心理》2008,6(5):56-58
<正>6月25日晴格尔木——沱沱河420公里今天就要踏上青藏线了,心里很兴奋。很早就醒了,在床上先喝了药,看了一会儿早间新闻,喝了两袋麦片,吃了一小块饼干和熟肉,很慢很仔细地穿好衣服,整理好行李,下楼发动车很顺利,声音也不错,安排  相似文献   
7.
作者研究了牦牛主动脉瓣叶的单向拉伸和应力松弛行为。发现在生理应变范围内,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斜率在纤维方向比其垂直方向约大20倍,瓣叶对应变速率不很敏感。在分析瓣叶的松弛行为时应用了冯元桢[9](1972)提出的松弛模型,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了牦牛主动脉瓣叶的归一化松弛函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牦牛皮胶的安全性,为其应用提供毒理学安全依据。方法:进行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大鼠遗传毒性试验及30天喂养试验。结果:①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雌、雄小鼠经口累计两次灌胃量达15g/kgBW(相当于人群推荐量0.133g/kgBW的113倍),属无毒级。②遗传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③大鼠30天喂养试验。未发现其对试验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生化、脏体比及组织病理学有明显不良影响。结论:在试验剂量3.28g/kgBW~15g/kgBW范围内,牦牛皮胶可作为毒理学安全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9.
通过人体试食实验,对牦牛皮胶进行改善营养性贫血的功效学研究。采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6号令》中提供的实验方法,以Hb、FEP及SF指标进行实验评价,结果表明牦牛皮胶对改善人体营养性贫血有一定功效,对贫血试食者体质有改善作用,并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牦牛活性蛋白对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方法健康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氨磷汀,150 mg/kg)、牦牛活性蛋白高、中、低剂量(10、5、2.5 mg/kg)6组。辐射前牦牛活性蛋白给药组连续灌胃14 d,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生理盐水,阳性组于照射前30min腹腔注射给药。除正常组外,其它实验组用X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照射剂量5Gy,照射后第7 d观察牦牛活性蛋白对小鼠外周血象、抗氧化酶活力、脏器指数、骨髓DNA、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含量及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情况。结果牦牛活性蛋白对辐射后小鼠脏器指数有明显升高作用,血象有明显上升现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力(T-AOC)活力明显增强,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骨髓DNA、IL-2含量显著升高,Bcl-2表达升高,Bax表达下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牦牛活性蛋白对X射线所致小鼠辐射损伤有一定的改善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