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71篇
  免费   1320篇
  国内免费   515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279篇
妇产科学   148篇
基础医学   894篇
口腔科学   127篇
临床医学   4620篇
内科学   3265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330篇
特种医学   8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270篇
综合类   10519篇
预防医学   2767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4353篇
  50篇
中国医学   7339篇
肿瘤学   110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784篇
  2022年   641篇
  2021年   791篇
  2020年   867篇
  2019年   815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696篇
  2016年   820篇
  2015年   1038篇
  2014年   1905篇
  2013年   1820篇
  2012年   2138篇
  2011年   2183篇
  2010年   2046篇
  2009年   1949篇
  2008年   2084篇
  2007年   1943篇
  2006年   1704篇
  2005年   1907篇
  2004年   1579篇
  2003年   1341篇
  2002年   1050篇
  2001年   1036篇
  2000年   861篇
  1999年   661篇
  1998年   580篇
  1997年   566篇
  1996年   497篇
  1995年   472篇
  1994年   384篇
  1993年   253篇
  1992年   238篇
  1991年   237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224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IgM;ACA-IgG)、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A-β_(2)GPI-IgM;A-β_(2)GPI-IgG)与不明原因胚胎反复种植失败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不明原因胚胎反复种植失败的218例患者(B组)和接受胚胎移植且临床确定妊娠的321例孕妇(A组)的临床资料。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比较ACAIgM、ACA-IgG、A-β_(2)GPI-IgM、A-β_(2)GPI-IgG阳性率。结果A组ACA-IgM、ACA-IgG、A-β_(2)GPI-IgM、A-β_(2)GPI-IgG阳性率分别为3.11%(10/321)、4.67%(15/321)、1.87%(6/321)、1.56%(5/321),B组分别为6.88%(15/218)、8.25%(18/218)、3.66%(8/218)、3.21%(7/218)。两组ACA-IgM、ACA-IgG、A-β_(2)GPI-IgM、A-β_(2)GPI-Ig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心磷脂抗体、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与不明原因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电图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11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接受环磷腺苷+维生素C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情况以及血清心肌酶、炎症介质、信号分子的含量。结果:干预组患儿发生窦性心动过速、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ST-T段改变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干预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MIF、TNF-α、IL-1β、IL-6、MCP-1的含量以及Rho、Rock的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JAK2、STAT1的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结论: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能够预防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发生心律失常并保护心肌细胞、抑制炎症反应并调节JAK2-STAT1信号通路、Rho/Roc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抗β2-糖蛋白1抗体(抗β2-GP1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ACA)联合分型检测在不良妊娠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65例不良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正常分娩的6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ACA、抗β2-GP1抗体水平,对比两组差异,分析ACA、抗β2-GP1抗体对不良妊娠诊断的指导价值。结果观察组ACA-Ig G与ACA-Ig 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抗β2-GP1抗体-Ig G与抗β2-GP1抗体-Ig 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ACA与抗β2-GP1抗体联合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ACA与抗β2-GP1抗体阳性表达是导致产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原因,临床中及早进行ACA与抗β2-GP1抗体水平的检测对后续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及产妇妊娠结局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定量对比妊娠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孕妇的母血和脐血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及抗β_2-GP1抗体水平,分析ACA及抗β2-GP1抗体与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探讨ACA及抗β_2-GP1抗体与妊娠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93例、重度57例;另选取同时期住院分娩的150例正常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妊娠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孕妇的母血和脐血血清ACA及抗β_2-GP1抗体的滴度值,检测观察组患者产前血小板数量、凝血功能各项指标,与相关抗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母血抗体滴度值对比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妊娠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血清ACA-IgG、IgM和抗β_2-GP1抗体滴度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A-IgA滴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脐血抗体滴度值对比中,上述三组间的血清ACA及抗β_2-GP1抗体滴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ACA-IgG、IgM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P0.05),而抗β2-GP1抗体无显著性相关(P0.05);血清ACA-IgG、IgM与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抗β_2-GP1抗体与APTT、PT、TT呈负相关(P0.05),与FIB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发展可能与ACA及抗β_2-GP1抗体具有相关性,孕期检测血清ACA-IgG、IgM和抗β_2-GP1抗体,有利于预测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判断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 CCO)技术是一项经肺温度热稀释和动脉脉搏轮廓分析联合应用的新技术,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尤其是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与传统容量监测指标中心静脉压相比,其容量性指标胸腔内血容积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能更准确、可靠地反映患者的容量状态,从而实施精细、优化的液体管理,在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方面展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6.
综述腹膜透析延缓Ⅳ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疾病进展、Ⅳ型心肾综合征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腹膜透析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容量管理研究现状,认为需进一步探讨Ⅳ型心肾综合征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策略,以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治疗中机械振动排痰的辅助作用。方法:随机将124例肺炎患儿分为机械组和传统组,每组62例,机械组行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传统组行传统手动辅助排痰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辅助治疗后,机械组有效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临床症状包括咳嗽、肺部啰音等消失时间,机械组耗时均较少,且机械组住院时间较短,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儿临床治疗中,采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方法,对帮助患儿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的运动心电信号无创检测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治疗的心肌缺血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使用运动心电信号无创检测方法,而对其余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对比两组的检测效果病情缓解度。结果:在实验组经过运动心电信号无创检测之后,实验组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 5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40例,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检测结果更准确,病人恢复情况更好,运动心电信号无创检测对于检测疾病并且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说明此方式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效果。结论:心肌缺血的运动心电信号无创检测方法对于患者疾病检测,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静  李云桃  陈硕 《北京医学》2021,43(10):1016-1018,1022
目的 探讨血脂康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血压、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06例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脂康联合麝香保心丸,两组均治疗24周,治疗前后进行血压及血脂检测,采用心脏超声检查心功能指标,治疗结束时评判高血压及心绞痛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DBP、SBP、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DBP、SBP、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疗效及冠心病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脂康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脂及心功能水平,临床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