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流感应用帕拉米韦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定在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并确诊流感A或B型患儿20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用帕拉米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100例用国产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治疗效果、治疗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流感样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流感样症状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流感样症状评分略小于对照组,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发热症状缓解、全部症状缓解以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拉米韦注射液可用于儿童流感治疗,不仅能够保证临床疗效,而且可加快症状缓解,同时存在较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帕拉米韦是新型的抗病毒药物,本研究拟评价帕拉米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安全性。方法: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疾病科发热门诊就诊的流行性感冒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3 mg·mL~(-1)治疗,单次静脉滴注,评价其发热、呼吸道和全身症状的缓解情况和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8.31±8.30)岁。诊断为甲型流感84例,乙型流感5例。治疗后7 d随访,发热均缓解,缓解时间(24.92±14.44) h。主要不良事件包括消化道症状5例(5.62%),神经系统症状3例(3.37%)。心电图由治疗前的窦性心律变为治疗后的窦性心动过缓9例(10.11%),窦性心律不齐6例(6.74%),2例治疗后QTc间期延长。治疗前正常,治疗后2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15例(16.85%)甘油三酯升高,6例(6.74%)网织红细胞异常。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帕拉米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进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帕拉米韦合成方法,提高其反应收率,确定其对人工感染禽流感病毒小鼠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及给药方式.方法 以文斯内酰胺和2-乙基丁醛为主要原料,经催化开环、氨基保护、环化加成等步骤合成了帕拉米韦,通过1H NMR,13C NMR及MS等方法确定了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考察不同剂量和给药方式的帕拉米韦预防及治疗人工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小鼠的药效.结果 合成帕拉米韦的总收率为52.7%,较文献提高了 28%.帕拉米韦对感染小鼠的保护效果具有剂量和治疗时间依赖性.40 mg/kg剂量的帕拉米韦一次性肌注,对感染小鼠的保护率为100%.感染病毒后2d内给药疗效较好.结论 帕拉米韦对感染禽流感病毒小鼠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肌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帕拉米韦对比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感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帕拉米韦对比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感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Tree Age Pro 2011软件运用决策树模型进行药物成本-效用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RCT,合计29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帕拉米韦组发热时间[MD=1.14,95%Cl(1.11,1.17)]显著低于奥司他韦组;②帕拉米韦组治疗有效率[MD=1.14,95%Cl(1.11,1.17)]显著高于奥司他韦组;③帕拉米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RR=0.65,95%Cl(0.54,0.79)]显著低于奥司他韦组。药物经济性研究发现,帕拉米韦对比奥司他韦的增量成本-效用比(ICER)为5719.95元,即帕拉米韦每增加1%的平均有效率较奥司他韦需额外花费5719.95元。结论:帕拉米韦在治疗儿童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优于奥司他韦,在经济性评价中,以此药“药到病除”,当支付阈值高于5719.95元时,帕拉米韦增加的成本完全值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帕拉米韦在治疗患有心功能不全疾病儿童流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患有心功能不全疾病同时确诊流感的患儿,以是否自愿接受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输液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间发热缓解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并发症、抗生素使用等.结果 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发热缓解时间分别为(19.9±10.6)h和(57.6±33.7)h,平均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39.9±39.8)h和(60.7±33.3)h,治疗组发热及咳嗽、咽喉痛、鼻卡他/鼻塞等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分别为10.0%(3/30)和40.0%(12/30),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0.0%(9/30)和66.7%(20/30),治疗组并发症及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药物平均每例使用总费用分别为658元和792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有心功能不全的患儿流感发病后使用帕拉米韦可以显著缩短发热缓解时间,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和抗菌药物使用,不增加药物使用总费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82岁,体质量73 kg,2019年2月16日因"胸闷憋喘、肌痛、畏寒、发热38. 4℃伴呼吸困难1 d"收入重症医学科(ICU)。患者既往慢性支气管炎10年(控制情况可);无肾病、泌尿系统及其他疾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拉米韦在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甲型流感患儿共300例,采用前瞻性研究,分为帕拉米韦治疗组(150例)和奥司他韦治疗组(150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缓解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帕拉米韦治疗组和奥司他韦治疗组患儿中位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27.9 h和42.7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325、P < 0.001);两组患儿中位发热缓解时间分别为17.8 h和22.3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9.365、P < 0.001)。两组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帕拉米韦治疗组和奥司他韦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和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349、P= 0.246)。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均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消退。 结论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可快速有效缓解症状、缩短发热持续时间,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灵敏、可靠的衍生化LC-MS/MS新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帕拉米韦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前处理包括蛋白沉淀和用盐酸(10mol/L)-甲醇(10:90,体积比)为衍生化试剂的衍生化反应,测定采用LC-MS/MS。通过电喷雾电离源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343→284(帕拉米韦衍生物)和m/z299→152(内标Ro64-0802衍生物)。色谱分离采用ZorbaxRX-C8柱(2.1mm×150mm,5μm),以乙腈-水-甲酸(30:70:0.1,体积比,0.2ml/min)为流动相。结果:测定帕拉米韦的线性范围为10~10000ng/ml,相关系数r2为0.9940,定量下限为10ng/ml,批内和批间RSD%分别在5.0%和7.1%以内,准确度控制在89.9%~106.1%。结论:本方法通过衍生化反应,使帕拉米韦保留时间增加,基质抑制降低并使检测灵敏度提高。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帕拉米韦非临床和临床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解表口服液联合帕拉米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怀柔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收治的流行性感冒患儿1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4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每次10 mg/k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小儿解表口服液,5 mL/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白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是98.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9%(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鼻塞、咽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白细胞(WB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D3+、CD4+、CD8+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WBC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3+、CD4+、CD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