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75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曲松并发脑病1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认为感染已经是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三位原因,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感染,因此抗生素的应用不可避免。现将我院1990~2005年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曲松后并发脑病的12例病例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长期规律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2.
头孢类第三代药物,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因而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日益增多。现仅就我院使用头孢曲松近2年来出现的20例过敏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定荣  俞志全 《医药导报》1997,16(6):277-277
应用头孢曲松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68例,剂量50 mg/(kg·d),显效率64.7%,有效率33.8%,总有效率98.5%。平均退热时间2.86 d±0.28d,症状、体征减轻时间平均5.08d±0.73d,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监测不动杆菌耐药性。方法 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分离所得的183株不动杆菌,采用K-B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 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在呼吸内科、老年病科、脑内科、ICU病人中检出率高。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哌拉西林、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度低,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中度敏感,对氨基糖甙类及氟喹喏酮类、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磺胺、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高度敏感,对亚胺培南敏感度最高。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敏感性显著高于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结论 不动杆菌耐药性较高,主要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耐药,需加强对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5.
丙大观霉素(trospectomycin)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氨基环多醇类大观霉素(spectinomycin)的类似物。发现肌注单剂量丙大观霉素治疗单纯性淋病是另一可选择的方法。因为丙大观霉素在其糖苷键上没有氨基糖结构,所以不致造成氨基糖甙所产生的耳、肾毒性。它可与细菌的30S核糖体结合,故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抑制。一般认为,丙大观霉素对30S核糖体有较大的亲和力,这乃是其抗菌活性相应增强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痢疾杆菌的耐药菌不断增加,给小儿急性菌痢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明确头孢曲松治疗急性菌痢的有效性,现将近两年来在我科住院的202例急性菌痢患儿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环丙沙星与头孢曲松钠不宜联合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丙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因抗菌谱广、使用方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常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头孢曲松钠(又名菌必治 ) ,临床上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它是长效、广谱的第三代头孢菌素 ,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以上 2种药物联合使用时 ,在说明书及《2 5 6种注射配伍变化检验表》中查不到配伍说明。但临床和实验证明 :两药不宜联合应用。1 临床资料  例 1:患者 ,男 ,34岁 ,因淋病并发肺部感染入院。医嘱给予 :①生理盐水 2 0 0ml+头孢曲松钠 2 .0 g ;②环丙沙星 10 0ml,两种液体联合静滴 ,2次 /d。当输完第一部液体更换第…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代头孢、碳青酶烯类广谱抗生素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内肠球菌的影响.方法 91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未治疗组、烫伤头孢曲松3日组及9日组、烫伤亚胺培南3日组及9日组、脓毒症未治疗组、脓毒症头孢曲松3日组及9日组、脓毒症亚胺培南3日组及9日组.采用大鼠背部烫伤模型,烫伤后24h分两次给予内毒素(共20mg/kg)进行"二次打击"."二次打击"24h后分别给予头孢曲松、亚胺培南腹腔注射治疗,在相应时相点分别取大肠内容物行肠球菌定量培养、菌种鉴定.结果 经内毒素"二次打击"的脓毒症大鼠肠道肠球菌数量较正常对照组、烫伤未治疗组显著增多(P<0.01),并以原优势菌--粪肠球菌增多为主;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大鼠肠道肠球菌数量进一步增多,且屎肠球菌的增长超过了粪肠球菌而成为肠道优势菌群.结论 广谱抗生素使定植于肠道的正常益生菌被大量杀灭,屎肠球菌成为优势菌群,从而造成肠道微生态环境破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头孢曲松、头孢克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性及医疗经济学意义。方法:选择100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人,随机分为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序贯治疗组(A组)和单用头孢曲松组(B组)。每组受试者50例,A组使用头孢曲松1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7d,病情缓解后,转换为头孢克肟胶囊200mg,每日二次,再治疗7d。B组单用头孢曲松1g静脉点滴,每日2次,疗程14天。最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A组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0%和76%;B组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和75%。二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不常见面轻微。结论: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靠、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10.
头孢曲松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少宏 《宁夏医学杂志》2000,22(12):755-756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头孢曲松治疗,对照组用哌拉西林、头孢唑啉、丁胺卡即霉素和苯唑青霉素治疗,治疗组在临床疗效(P〈0.01)和综合疗效评定上(P〈0.0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对高度怀颖为败血症,而病原菌未明工病情严重者可首选孢曲松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