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87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70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66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Nursing schools strive to select a diverse student population who are likely to succeed by ensuring timely student progression through the program and effective use of educational sources. The purpose of this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is to explore the preadmission variables and selection criteria that predict student success in 4-year baccalaureate nursing programs in the U.S. Sixteen articles met the eligibility criteria, and six measures were used to define student success: (a) early academic success,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year; (b) attrition; (c) timely completion of the program; (d) graduation; (e) performance in nursing courses; and (f)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other science courses. Typically, the core set of cognitive predictors used in the admission process in nursing schools were pre-nursing GPA, pre-nursing collegiate science GPA, and scores on standardized aptitude exams. This review suggests that it is challenging to isolate one single variable as the best predictor of student success; however, using a combination of variables can offer a reliable prediction method. More researchers should consider using a theoretical basis to guide their inquiry on this topic. Additionally, researchers should examine admission variables that are most relevant across programs.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学生在遭遇劣性刺激时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心理调查表对20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 情绪体验有悲观泄气、悲痛欲绝、难过很久,行为意向有报复、骂人、打人、杀人、出走、自杀,部分演化为非理性行为;在应对策略上依次为自己调适、求助朋友、憋在心里、随意发泄、逃避、求助家长、求助老师、求助咨询、攻击.在性别、年龄上有差异.结论 不良行为的预防要注意情绪调节与理智应对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学生午餐营养及供应链状况,为改善学生午餐营养状况,保障食品供应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上海市学生午餐的营养、卫生、供应链、加工工艺等状况,采用定期抽检的方法,应用SNHAS对营养素、食品安全、感官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各单位样本综合评价均合格,其中热量、蛋白质、脂肪均能达到或超过DRIs供给量的要求,但矿物质中Ca(仅为AI的32%)、视黄醇当量(仅为AI的57%)供给量较低。对供应链及卫生状况的分析表明,大型企业对各个环节控制严格,产品质量较好,但也存在保存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 应进一步完善供应体系,建立高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推广营养配膳系统。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中国内地城市和香港青少年儿童的心肺耐力和肌肉素质,对两地的青少年儿童体质调查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内地各年龄组男女生的心肺耐力均优于香港同龄者;香港青少年儿童的肌肉素质除立定跳远外,其他项目的成绩均弱于内地青少年儿童。提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应重视青少年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参与。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青少年儿童龋病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重庆市青少年儿童人群口腔健康状况 ,为制定龋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 ,参考“全国第二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在重庆市八个区县 ,分层整群抽样共选取 4 8个调查点 ,共调查 11,5 92人。主城区 2 ,95 1人 ,远郊县 8,6 4 1人 ;城∶乡人数比为 1∶2 .93;男性 6 ,172人 ,女性 5 ,4 2 0人 ,男性∶女性为 1.14∶1;分 5、12、15和 18岁年龄四个年龄组进行调查。结果 :重庆市青少年儿童龋病患病率为 31.6 4 % ,城市高于农村 (P <0 .0 1) ,女性患龋率高于男性 (P <0 .0 1) ,5、12、15和 18岁年龄组龋病患病率分别为 5 6 .88%、2 2 .5 1%、2 2 .2 5 %和 2 0 .11% ;DMFT(dmft)分别为 2 .2 7、0 .4 6、0 .5 0和 0 .5 1;患龋牙充填率低 ,仅为 6 .74 %。结论 :重庆市青少年儿童龋病患病率相对较低 ,但龋病仍广泛存在 ,龋患牙充填率低。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在SARS流行时期心理卫生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学生群体在SAPS流行时期心理行为表现及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3年4-5月(高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时期)对广州市某高校在校生及被隔离学生进行SARS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798名大学生中,对SARS基本知识综合认知状况为很清楚占12.28%,清楚占32.83%,了解占38.09%,不清楚占10.53%;大学生对SARS严重程度综合认知状况为认为非常可怕占9.15%,可怕占31.83%,不可怕占47,12%,无所谓占5.64%;大学生对SARS疫情公告、学校封闭式管理、隔离措施综合认知状况认为很必要占56.27%,必要占28.45%,一般占8.39%,不必要占4.76%。结论 SARS流行时期应做好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医学生团队对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的发掘与整合,并建设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为医学生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可行性经验。方法 对某医学院校1 0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AU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态度与需求、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式,以及资源的呈现方式和类型。基于问卷结果、教材主题、教学模块与学生专业,采用内容分析与归类法,建设符合医学生期望的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库。数据均以占比百分率的形式呈现。结果 ①836名学生认为大学英语有必要与思政教育融合,希望通过日常生活(731人)、医学背景知识(664人)、社会实践(622人)、新闻时事(604人)等相关的视频、音频建设思政资源库,并以“教师讲授+课堂讨论”(528人)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上述资源。②根据教材主题匹配问卷结果中的思政融入点,根据单元模块内容进一步细化思政融入点为普适性与医学专属思政教学元素两类,最终建成了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资源库。结论 好的课程与资源是师生共研共建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我国预防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教育模式陈旧、理论/实践脱节、缺乏多维度融合等的不足,本文提出结合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进行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尝试。但该项改革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效果尚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应急管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基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仍需包括立项、指导和评价等多个方面的长足努力才能保障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9.
活性氧自由基在生物体内参与生理,病理过程并起重大作用,在筛选和评价抗氧化药物时,越来越需要一种快速,简便,价廉而又可靠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本文发展了一种具备了上述优点新方法,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模拟物的工作已有很多,很多文献报道了其活性一;Cu(Ⅱ)。本文着重研究了另一个金属辅基,Zn^2+并且发现了Zn^2+独特的,但为人们忽视了的;抗氧化活性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学生朋友心理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经过比较系统的培训,让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学生朋友心理辅导员并承担起为同学进行心理护理的义务,是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的关健。方法 明确培训目标和担任工作职能,培训内容科学,知识构成合理,培训方法灵活,进行培训前测与后测和培训效果评估,注重实践锻炼和心理督导。结果 培训结业的学员在各方面有比较真显著变化,心态明显改变,知识明显提高、助人技巧明显增强、人际交往明显改善,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友爱、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结论 在高校能够培训出合格的学生朋友心理辅导员,并成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