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4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69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肌瘤发生和肌瘤生长中的作用。方法:手术中暴露子宫静脉后,抽取子宫静脉血3ml,同时抽取非输液肢体外周静脉血3ml。抽取配对正常妇女外周静脉血3ml。ELISA法测定VEGF水平。测量子宫重量、肌瘤总重量、肌瘤数目和最大肌瘤最大径线值。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子宫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VEGF水平分别为159.38±25.63pg/ml和76.35±26.61pg/ml,对照人群外周静脉血VEGF水平为42.53±29.47pg/ml。子宫静脉血中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外周静脉血(P=0.019),子宫肌瘤患者外周静脉血中的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人群外周静脉血的VEGF水平(P=0.013)。子宫重量、肌瘤总重量、肌瘤数目、最大肌瘤最大径线都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静脉和外周静脉VEGF呈显著正相关。结论:VEGF可能参与了子宫肌瘤的生长和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建红 《实用新医学》2007,8(8):704-705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与几种手术治疗方式的和弊,以达到共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入我院治疗的268例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临床总结。结果子宫肌瘤无临床症状者71例,占26.49%,有相关症状者197例,占73.51%;手术方式:以腹全子宫切除术为主,占53%,其次为微创手术,经阴道子宫肌瘤摘除术等。结论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仍以手术为主,但需根据年龄、生育要求、肌瘤大小及部位进行综合考虑,以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微创手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门新兴外科技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新式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4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改良切除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将103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腹式组)58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阴式组)45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优劣。结果阴式组较腹式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痛苦少;48h内肛门排气阴式组40例(88.9%),腹式组31例(53.4%);平均住院天数阴式组5.1d,腹式组7.1d。结论新式非脱垂子宫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相对于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有一定的优势,但要严格选择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剂量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剂量。方法:将81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Ⅰ组口服米非司酮25mg/d×3个月;Ⅱ组口服米非司酮12.5mg/d×3个月;Ⅲ组口服米非司酮6.25mg/d×3个月。结果:用药过程中3组肌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绝经。结论:12.5mg/d剂量米非司酮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的治疗方案,副反应轻,疗效与25mg/d组无显著差异,费用可以减少5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许昌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实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获得对应的诊断结果,随后将该结果和术后病理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最终得出诊断效果。结果:本研究8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75例,漏诊或误诊5例,诊断准确率为93.7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瘤的75例患者中,按照发病部位划分,有10例(13.33%)子宫腺肌瘤出现在子宫前壁区域,65例(86.67%)出现在子宫后壁部位;按照病情特点划分,有63例(84.00%)为单发子宫腺肌瘤,12例(16.00%)为子宫腺肌瘤合并子宫肌瘤。此外,75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并发卵巢内膜异位症。75例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为0.75±0.05、搏动指数为1.37±0.04、舒张期峰值速度为(5.83±0.14)cm·s-1、收缩期峰值速度为(71.74±0.25)cm·s-1。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超声特征、血流分布、多普勒频谱特点,准...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我院B超检出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85例。叙述了子宫肌瘤的声象图表现,病理结果与超声结果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96%。本组病例所见最大肌瘤为25×20×21cm,最小肌瘤为12×15×15cm,对子宫肌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声象图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超声显象诊断子宫肌瘤迅速、可靠、诊断符合率高,是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对易误诊病例的声象图特点,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36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s方法行子宫动脉栓塞,随访6~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子宫体积(含瘤体)缩小30-5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Ru486)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67例患者分两组。Ⅰ组31例服用Ru4863个月后实施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Ⅱ组36例直接行TCRM治疗。观察Ⅰ组Ru486治疗后不同时间肌瘤大小及血红蛋白变化;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子宫肌瘤大小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相关性。结果:Ⅰ组治疗后1个月肌瘤较治疗前无明显缩小.治疗后两个月及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肌瘤明显缩小,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血红蛋白增高明显.P〈0.01;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子宫肌瘤大小与手术时间覆术中出血量均呈正相关。结论:Ru486作为TCRM术前的药物治疗可有效地缩小子宫肌瘤,相时扩大手术适应证,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Ru486导致药物性闭经,有利于术前纠正岔血。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期妇女取器前口服米非司酮促使宫颈软化的效果。方法实验组、对照组各84例,实验组取器前12 h口服米非司酮50 mg,观察两组宫颈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指标及子宫肌瘤变化。结果实验组在宫颈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疼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子宫肌瘤服药前后无变化。结论绝经期妇女取器前口服米非司酮可作为宫颈软化的准备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62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6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在呕吐、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切口及盆腔感染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