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405A多功能监护仪产于美国 ,我院九十年代初购入多台 ,该机体积小 ,抗干扰能力强 ,均配备在手术室 ,已使用十年 ,目前是该仪器故障多发期 ,下面介绍几例故障维修。故障现象1打开总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按下屏显开关 ,显示器不亮 ,无屏显。分析和处理该机说明书没有电路图 ,只能以原机电路布线为依据 ,应用直流检查法查找故障所在。首先查找了该机主板上的所有保险管 ,发现有二保险管熔断 ,其中一路供主电源 ;另一路供视放电路板。可见 ,电路和视放电路有短路处 ,拆下 (MIDEOBOARD5052-00 -22REV03)电路板 ,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中作业人员的操作特点、接触职业病危害种类以及事故类型。方法 对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生产流程、职业病危害及接触状况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结果 根据生产流程中使用的设备及芯片制造所用原辅材料,论述了生产过程中各设备和操作工序涉及的各类高度、中度毒性化学物质、工艺特殊气体以及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操作特点和易发事故种类。结论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中职业病危害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子集成电路注液泵在小儿氯胺酮麻醉中的应用。方法:8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电子集成电路注液泵麻醉,B组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麻醉。观察术中镇静、镇痛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应用电子集成电路注液泵组术中镇静、镇痛与静脉滴注组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术中谵妄躁动、恶心呕吐明显少于静脉滴注组,术后苏醒时间亦短于静脉滴注组(P<0·05)。结论:电子集成电路注液泵应用于小儿氯胺酮麻醉效果优于传统的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4.
焊到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有时要拆下来检修,常规的拆卸方法十分不便,本文介绍一种自制的快速拆卸集成电路的模具.  相似文献   
5.
柳东  张珠文 《医疗装备》2011,24(5):75-75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故障只能依靠更换电路板来进行维修。但是,彩超设备厂家现在给予的维修资料比较少,这也从另一方面增加了医院自己维修彩超设备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方江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8):1012-1012
本文针对一台可移动式冲击波体外碎石机床面故障检修进行分析、检查,最终成功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7.
语音处理器是人工电子耳蜗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设计的语音处理器主要基于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VC5409和立体声音频编解码芯片TLV320AIC23B。本文介绍了其整体的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并讨论了人工电子耳蜗系统中专用语音处理集成电路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磁感应强度测量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脉冲磁场强度测量的仪器。方法:采用单片机和霍耳集成传感器测量磁感应强度,并给出了相关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其测量范围是0~50mT。结果:仪器结构简单,性能安全可靠,测量精度高。结论:可用于各类电磁场发生仪磁感应强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前,一些单位的多楼层仓库和部分医院的制剂楼存在较多简陋货运电梯,即一台电动机加一个货篮,有的带有货篮导轨。这类货梯一般不能自动平层,使用时需要2人或更多人员同时在场才能使用,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其中有些装了继电器控制电路,但此类电路故障率高,且操作控制部分均为220  相似文献   
10.
王继中教授(1932.11-),安徽旌德人,1953年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参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计算机专业;历任清华大学计算机教研组副主任和自控系(即计算机系)副主任等职,曾组织领导我国集成电路DJS 130小型机和“DJS050微型机”的研制工作,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