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6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88篇
耳鼻咽喉   1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1篇
口腔科学   206篇
临床医学   345篇
内科学   195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132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1069篇
预防医学   326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793篇
  9篇
中国医学   484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治疗中风后偏瘫(痰瘀阻络)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7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清淡、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油腻、生冷。对照组58例依达拉奉30mg+100mL生理盐水,2次/d,静滴,30min滴完;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甲胺0.5mg+250mL生理盐水,静滴。治疗组59例化痰通络汤、醒脑开窍针。化痰通络汤(半夏法、川芎、橘红、枳壳、远志、红花、石菖蒲各10g,茯神、丹参、党参各15g,甘草炙10g),水煎400mL,1剂/d,早晚温服;醒脑开窍针:取三阴交、人中、内关、委中、风池、极泉、尺泽,内关直刺12~25mm,捻转、提插泻法1min;人中斜刺7~12mm,重雀啄法;三阴交斜刺25~38mm,提插补法;极泉沿经下原穴25~50mm,直刺25~38mm,提插泻法;尺泽直刺25mm,提插泻法;风池针向喉结,刺25~63mm,小幅度高频捻转补法,1次/d,每7d间歇2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2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康复21例,显著改善2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92%;对照组基本康复11例,显著改善29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0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ADL、NIHS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通络汤+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治疗中风后偏瘫(痰瘀阻络),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胺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7月在医院治疗的80例末梢神经病变患者,均通过静脉注射甲胺治疗。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一组40例为观察组,静脉注射甲胺,给予密切观察和全面护理;另一组40例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甲胺,控制饮食和血糖,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2.50%)明显高于观察组(15.00%),对照组对整体的护理感受的满意率(47.50%)明显差于观察组(87.50%),患者其他并发症控制良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用全面护理的治疗效果好于常规护理,可提高满意率,有效改善患者末梢神经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肢体缺血预处理与甲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初步探讨肢体缺血处理对DPN的保护机制。方法根据DPN诊断标准,选取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均给予降糖药物、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基础上,每天对试验组患者行缺血预处理:标准血压计袖带放置于患者上肢上臂充气阻断血流5 min,而后放气再灌注5 min,如此循环5次;对照组加用甲胺静推;10 d为一疗程。测定各组实验前及一个疗程结束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并评估症状缓解程度。结果试验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试验前升高2.4 m/s左右,症状较试验前明显缓解,VEGF水平试验后较试验前升高(P0.05);对照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试验前升高1.3 m/s左右,症状较试验前改善不明显,VEGF水平实验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对DPN患者的效果优于甲胺,其保护机制可能是促进VEGF因子的释放,营养神经,促进神经恢复,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抗氧化应激,减少自由基损害等。  相似文献   
4.
王有喜  袁益兵  王芳 《新中医》2020,52(22):98-101
目的:观察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78 例神经性耳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2 组,对照组 39 例采用甲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 39 例采用甲胺注射液联合益肾养血通窍汤治疗。对比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及耳鸣严重程度积分。结果:2 组治疗前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 组治疗前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前 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 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均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血流速度,缓解耳鸣症状,提高患者听力。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十分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致残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其原因不甚明了,目前的治疗手段也有限。近年来,国内多采用甲胺(商品名:弥可保)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但其疗效也未令人满意。为此,我们采用复方丹参与甲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三个月,与单用甲胺对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源退疫过程中实施方案的辐射安全与放射防护对策.方法通过资料调查,分析历次装源过程,对源退役过程进行全程辐射检测.结果在倒源过程中,前3.5 h的现场γ辐射剂量水平较低,检测最大值76×10-8Gy/h,均低于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参与此次废源退役的操作人员血象分析提示未见异常.结论该60Co废源退役方案是切实可行的,有一定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5—Br—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水中微量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1976~1986年肿瘤科收治脑胶质瘤42例,10例复发,其中6例采用单纯放疗,用~60γ线。5例脑胶质瘤予肿瘤区局部照射,DT44~57Gy/6-7周,1例髓母细胞瘤予全脑、肿瘤区及全脊髓照射、脑中平面量DT38Gy/5周;肿瘤区51Gy/7周;脊髓18Gy/8周。结果:有效1例,显效2例,无效3例。本研究提示对于已不能釆用其他手段治疗的复发病人,放疗仍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CO^60后装机治疗宫颈癌35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2年2月至1987年12月应用国产后装机腔内放射治疗,配合CO或加速器体外照射,共收治宫颈癌各期病人353例。采用两种治疗方案,一种以腔内照射为主配合体外照射治疗,一种以体外照射为主配合腔内治疗。随访在5年以上者118例,5年生存率与国内各医院后装腔内照射治疗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0.
甲钴胺和腺苷B12对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莉  宗燕军  刘静芹 《临床荟萃》2007,22(7):497-499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DA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17%-78%,治疗困难,且预后不良。DAN患者5年病死率高达50%,其中心性猝死占28%[1]。迄今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往临床使用B族维生素治疗,但无明显疗效。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使用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