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8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69篇
预防医学   15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饮水砷暴露小鼠各组织及脑部分区组织中无机砷代谢产物的蓄积与分布规律。方法将40只健康8周龄清洁级昆明雌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50、100和200 mg/L亚砷酸钠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亚砷酸钠自由饮水方式染毒,染毒时间为6个月,检测肝脏、肾脏、脾脏、肺脏、膀胱、大脑皮层、小脑和海马组织中五价无机砷(pentavalent inorganic arsenic,iAs~(5+))、三价无机砷(trivalent inorganic arsenic,iAs~(3+))、单甲基胂酸(monomethylated arsenic,MMA)和二甲基胂酸(dimethylated arsenic,DMA)含量,并计算总砷(total arsenic,TAs)含量。结果与5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肝脏和脾脏中TAs和iAs~(3+)的含量以及100、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肾脏中TAs和DMA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肾脏中TAs和DMA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肺脏中TAs的含量及100、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肺脏中iAs~(3+)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肺脏中TAs的含量和膀胱中iAs~(3+)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1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膀胱中TAs和DMA的含量及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小鼠膀胱中TAs、iAs~(3+)、MMA和DMA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0、1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大脑皮层中TAs和DMA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1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小脑中TAs的含量及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小脑中TAs和DMA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比较,1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海马中MMA的含量及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海马中DMA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肝、脾和肺脏中的DMA含量,肾脏、大脑皮层、小脑和海马中的iAs~(3+)含量,肺脏中的MMA含量以及海马中TAs的含量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亚砷酸钠暴露浓度的升高,小鼠各组织中TAs和DMA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肝脏、肾脏、脾脏和大脑皮层中iAs~(3+)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肺脏、膀胱和海马中MMA的含量亦呈上升趋势。50和1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各组织中TAs和DMA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膀胱脑组织肝脏肾脏肺脏脾脏;iAs~(3+)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脏肾脏脾脏膀胱脑组织肺脏;MMA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肺脏膀胱脑组织。100和200 mg/L染砷组小鼠脑部分区组织中TAs和DMA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小脑大脑皮层海马。50、100和200 mg/L亚砷酸钠暴露组肺脏、膀胱和海马中可检测出MMA,其它各浓度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组织中MMA均未检出。所有亚砷酸钠暴露组小鼠组织中均未检出iAs~(5+)。结论慢性饮水无机砷暴露小鼠体内无机砷代谢产物的蓄积与分布具有明显的组织和区域特异性。鉴于无机砷代谢产物的不同毒性,推测膀胱和脑组织可能是慢性无机砷暴露发挥毒性最重要的靶器官,但详细机制尚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Lee  WJ  Lee  IK  Kim  HS  Kim  YM  Koh  EH  Won  JC  谢闵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6,14(4):320-320
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蓄积在肥胖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我们以前的研究发现,α硫辛酸能激活AMP活化的蛋白激酶,减少肥胖大鼠骨骼肌细胞中脂质蓄积。为了观察α硫辛酸是否通过激活内皮细胞AMP活化的蛋白激酶来改善内皮功能障碍。我们用肥胖大鼠和对照大鼠做实验,观察给予α硫辛酸前后这两组大鼠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肥胖大鼠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程度和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数都较对照组高;甘油三酯和脂过氧化物水平也较对照组高,而一氧化氮复合物较对照组低。给予α硫辛酸后,肥胖大…  相似文献   
3.
《健康必读》2007,(6):19-19
全球温度升高给鱼类带来不利影响,一些鱼体内蓄积的毒素不断增加,因食用海产品引发的中毒现象时有所闻。  相似文献   
4.
食品添加剂KAl(SO4)2中Al的吸收,排泄,蓄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国主要含铝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中铝的吸收、排泄和贮留的基本情况。方法:1.采用6月龄日本雄性大耳兔8只进行3天的代谢平衡实验。2.选用2~3月龄21只雄性兔进行32周的蓄积实验。结果:代谢实验表明铝的表观吸收率平均在10%左右,约90%的口服铝在粪中排出。尿铝随摄入铝的增加而增加,但肾排铝能力不足吸收的10%。兔的蓄积实验证明在32周实验后实验兔随铝摄入的增加其主要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铝蓄积。其蓄积量的顺序为:骨>肝>肾>脑>心(3.89~105.46mg/kg干重);蓄积增长倍数为:肝>脑>肾>骨>心(1.51~4.58倍)。结论:1.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中铝的表观吸收率平均在10%左右。尿铝随摄入铝的增加而增加,但肾排铝量不足吸收的10%。2.长期大量摄入含铝食品添加剂可导致机体铝蓄积,其中脑、骨、肝、肾蓄积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6.
硝基胍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硝基胍的毒性进行研究,为制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包括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硝基胍大鼠经口LD50为8 066 mg/kg,小鼠经口LD50为10 044 mg/kg,蓄积系数大于5.3.亚慢性毒性试验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在染毒第3周和第8周,体重有明显的负增长(P<0.05);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睾丸脏器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大鼠红细胞受体花环率分别为10.00±2.37和7.50±2.6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其余各项指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硝基胍属于微毒级毒物,轻度蓄积,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多数晚期肝病病人术前存在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和凝血功能障碍[1].肝脏是体内乳酸代谢的主要器官,乳酸(LA)代谢障碍可导致其在体内蓄积[2].肝移植术中病人是否可输注含LA的晶体液尚存在争议.本研究观察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输注LA林格氏液对动脉血LA和酸碱平衡的影响,为临床补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葡萄糖酸铜的食品安全性评价表明,葡萄糖酸铜是中等急性毒性(LD_(50)为41mg/kg)和弱蓄积毒性的化学物质。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变分析中,葡萄糖酸铜均显示阴性结果,并且在Ames试验中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株也无基因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9.
瑞芬太尼在诱导插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芬太尼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大剂量长时间应用无蓄积等诸多优点,国内外已有很多应用报道.本文旨在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在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时的可行性及用量.  相似文献   
10.
朱砂对大鼠的肝肾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朱砂的肝、肾毒性特点,提出朱砂安全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建议,为朱砂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测定最大耐受量.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朱砂0.025,0.05,0.1,0.4,0.8 g·kg-1·d~(-1)(相当于《中国药典》剂量高限的1/2,1,2,8,16倍)剂量组.各剂量组均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3个月,于给药后1,2,3个月和停药1个月,测定尿液定性、血常规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并观察肝、肾、心、脑等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确定无明显不良作用水平(NOAEL).结果:朱砂在HgS为98%、可溶性汞为21.5μg·g~(-1)情况下,给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达到24g·kg~(-1)(等于摄入可溶性汞516μg·kg~(-1)),相当于人日用量约3 000倍,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朱砂超过一定剂量用药达到1个月以上,肾脏和肝脏均可见与朱砂毒性有关的病理改变,其中,肾脏对朱砂更为敏感.大鼠灌胃朱砂1个月和3个月的无明显毒性剂量分别为0.1,0.05 g·kg~(-1)·d~(-1)(累积摄入可溶性汞64.5,96μg·kg~(-1)).按照安全系数为60计算出人服用朱砂的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约为0.000 9~0.001 7 g·kg~(-1)·d~(-1),相当于60 kg人日用剂量为0.05~0.1 g.结论:反复使用朱砂时,建议在可溶性汞含量≤21 μg·g~(-1)的条件下,朱砂的用药剂量不宜超过0.05~0.1 g,用药时间不宜超过2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