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2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315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20篇
  4篇
中国医学   269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乳剂(TP)治疗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发生喂养不耐受(FI)的影响因素及对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行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的80例胃癌术后(气血两虚)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出现FI分为耐受组(34例)和不耐受组(46例)。FI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观察FI对患者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肠内营养(EN)的时间、使用营养泵、早期灌肠与FI的发生密切相关(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2 h[OR=0. 022,P=0. 001,95%CI(0. 002,0. 223)]、使用营养泵[OR=0. 021,P=0. 000,95%CI(0. 003,0. 162)]是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0 d,耐受组患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升高水平优于不耐受组(P <0. 05),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不耐受组(P <0. 05)。结论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早期给予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开始后,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不短于2 h、使用营养泵能有效减少FI的发生,并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了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全国著名骨伤专家梁铁民教授的学术思想和正骨经验,简述了梁老生平。梁老学术思想表现在突出整体观念,主张辨证施术;注重调理气血,强调药物接续;重视望问切触量法五诊结合等三个方面。对于梁老正骨经验先进行了综合论述,进一步佐证其学术思想;后分别从小儿桡骨头半脱位、颈椎错位、胸腰椎小关节错位、肋骨骨折等梁老研究较深入和比较擅长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特别是颈椎错位这种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法操作,体现出梁老高超的手法技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肝定眩汤对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一般的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给予改善循环,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平肝定眩汤,对照组给予平眩胶囊。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症状,脑血流速度、血脂、血糖等指标改善情况。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55/60),对照组总有效率61.6%(37/6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HDL-C、LDL-C治疗后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G及TC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LDL-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GLU)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基底动脉(Basilarartery,BA)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VM)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定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血流状况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临床症候群,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等,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临床分为肝木乘脾型腹泻、脾胃虚弱型腹泻、脾肾阳虚型腹泻、肝郁脾虚型便秘四型,根据临床辨证分别施以不同治法,不同方药治疗,有显著疗效。同时,教育患者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饮生水,不食生冷瓜果,忌食辛辣、油腻、肥厚之品,保持心情舒畅,怡情悦志,注意保暖,可加强疗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5.
文中基于免疫系统有关免疫活性细胞或分子与外来抗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的动力学模型对中医学正邪相争理论及其扶正祛邪治则进行了新的诠释,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认为:中医学关于外感邪气致病的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在本质上是识别抗原与免疫活性细胞或分子相互作用的三种不同的非线性动力学诊断模式,其证相应于这一过程中不同的非线性动力状态,可以用一个或一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行定量描述。一个证常常对应于抗原与免疫活性的细胞或分子非线性动力学相互作用相空间中的一个稳定或不稳定的极限环和混沌,这可以作为证诊断的图形或形象标识。以中医学扶正祛邪的治疗思想为先导,有可能研制出全新靶向的和更有效的治疗传染性疾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适应性反应是近年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利用适应性反应已作为疾病防治的新战略,其核心和精髓是充分调动和激发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增加机体适应性和抗损伤能力,维持机体自稳态.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表明了机体自身存在着很强的内源性保护机制,其本质是适应性反应诱导了内源性保护物质(保护性蛋白等)的产生,而用药物等途径则可模拟或增强适应性保护作用.适应性反应与中医学的天人相应、正气学说、扶正固本、藏象学说、治未病思想、适应原中药、针灸经络等理论有诸多联系,对中医药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对于揭示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和实质、发展和弘扬中医理论及促进中西医结合均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时相与阴阳的关系,阴阳昼夜的盛衰转换与经脉循行、气血流注密切相关;对传统流注说和任督为主的阴阳循环说进行了分析,认为子午流注阴阳盛衰转换在妇科学中有重要意义,子午流注所指出的4个较重要的时期与月经周期中的4期(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排卵期、经前期)相关。重视研究日相阴阳太极钟的变化,将能更加深入地认识月经周期中阴阳消长转化的规律变化,从而推动中医妇科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心力衰竭 (HF)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92例住院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 30ml加 5 %葡萄糖液 2 5 0ml,静滴 ,每日一次 ,共 2周。疗程结束后 ,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93.4 8% ,对照组有效率 71.74 % ,两组对比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HF的治疗效果佳 ,副作用少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白术桃花汤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自拟白术桃花汤 (白术 30g ,桃花 12g ,生地黄 30g ,枳实 10g) ,每日服 1剂 ,7d为 1个疗程。对照组服用果导片作对比观察。结果 白术桃花汤治疗习惯性便秘 117例 ,治愈 10 6例 ,好转 4例 ,总有效率 94 .0 2 %;果导片治疗 6 6例 ,治愈18例 ,好转 30例 ,总有效率 72 .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P <0 0 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白术桃花汤功能为补气除湿 ,增液行气 ,通调大便 ,治疗习惯性便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实验观察杜参益肾颗粒抗疲劳的药理作用.方法 在小鼠缚重游泳模型、常压下小鼠缺氧模型、老龄Wistar大鼠氧化模型和由羟基脲引起的小鼠肾阳虚模型上,分别观察了杜参益肾颗粒抗疲劳的药理作用.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杜参益肾颗粒能显著延长小鼠缚重游泳时间,大剂量组(10g·kg^-1)的平均缚重游泳时间是NS对照组的2倍;在常压钠石灰瓶内,能提高小鼠缺氧耐力,大剂量能明显延长小鼠存活时间(P<0.01),延长存活率为82.5%;能明显增加老龄Wistar大鼠红细胞内SOD的含量,SOD增率为75.6%,显示了较强的抗氧化作用(P<0.01);在小鼠肾阳虚实验中,能有效的对抗由羟基脲引起的小鼠肾阳虚作用,睾丸和副性器官的重量明显增加,并显著提高肾阳虚小鼠和正常大鼠血清睾丸酮的含量.结论 杜参益肾颗粒具有抗疲劳、耐缺氧、抗氧化、抗肾阳虚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抗疲劳中药新药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