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2篇
中国医学   28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9,(4):518-522
目的:分离、鉴定黄皮种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并研究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方法:采用柱层析、反相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黄皮种子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氢谱(1H-NMR)、碳谱(13C-NMR)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以阿卡波糖、阿维菌素为阳性对照,采用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和贝曼漏斗法分别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考察。结果:从黄皮种子中共分离鉴定出7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香豆素(Ⅰ)、黄皮呋喃香豆精(Ⅱ)、Lansiumarin-C(Ⅲ)、Claucoumarin A(Ⅳ)、ClausenalansiminA(Ⅴ)、(E,E)-8-(7-羟基-3,7-二甲基-2,5-二烯基)补骨脂(Ⅵ)、Dihydroindicolactone(Ⅶ)。在质量浓度为0.25 mg/mL时,化合物Ⅰ、Ⅲ、Ⅴ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32.4±1.9)%、(37.1±6.0)%、(39.5±1.1)%;在质量浓度为2.5 mg/mL时,化合物Ⅰ、Ⅳ的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0.5%、47.9%。结论:香豆素类化合物Ⅰ、Ⅲ、Ⅴ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化合物Ⅰ、Ⅳ具有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其中,化合物Ⅲ、Ⅴ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化合物Ⅳ的全齿复活线虫致死活性均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
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在六岁左右开始萌出,是罹患龋病最多的牙齿。为了更好地防治,就我市六龄童该牙的萌出情况作一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就氧族元素硒在人体组织中的分布,代谢及在龋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扼要介绍,以探讨微量元素的防龋机制。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2003年3月~2006年3月采用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30例,并与混合痔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将入选的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和对照组(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6±7.1)岁,便血18例,肛门脱垂20例,水肿15例,疼痛5例,便秘8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4.7±6.8)岁,便血15例,肛门脱垂22例,水肿14例,疼痛6例,便秘6例。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等方…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4月至今,我们采用改良的锯齿线面部提紧术治疗患者91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保留齿线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保留齿线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2例环状混合痔病人连续进入观察.随机分为两组:保留齿线悬吊术组(即治疗组36例)和外剥内扎法组(即对照组36例).根据治愈率、治愈时间及安全性方面的结果作评价.结果:保留齿线悬吊术组治愈率(88.89%)与对照组(83.33%)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治愈时间(18.42±4.67) d VS(22.11±6.01) 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通过测定肛管直肠压力,显示两组手术均较安全.结论:保留齿线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与外剥内扎术相比,明显缩短术后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
卞连举 《养生月刊》2003,24(4):183-183
我今年71岁,十年前是一个严重的牙病患者,到1990年就掉了十颗牙,平均每年掉一颗牙。我通过深入老年群体走访,发现牙齿脱落的原因不是老掉的,而是病掉的。自从向几位年愈七旬仍保持满口全牙的老人那里学到扣齿摩龈、防牙病防掉牙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钉棒系统在寰枢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方法,行寰枢椎固定。为保证确切的三点固定和植骨融合,同时辅以寰枢椎间植骨与钛缆固定。结果患者寰枢椎间稳定性得到恢复,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14个月(平均10个月),14例患者均获骨融合。结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可为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患者提供牢固的三维固定。  相似文献   
10.
010 胖嫩舌、齿痕舌与虚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胖嫩舌、齿痕舌与虚证有关,但到底是否有相关性则未见过有关探讨。本次就胖嫩舌,齿痕舌的表现进行了调查,对其与证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