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239篇
儿科学   100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0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27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62篇
综合类   1091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324篇
  7篇
中国医学   311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正常人群当肘关节完全伸直时,前臂会相对于肱骨外展15°~20°,称为提携角,提携角减小称为肘内翻。肘关节内翻时前臂向内发生旋转,从而产生了肘关节外观和正常解剖关系的改变。<10°的内翻畸形随年龄增大,骨折塑形,多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自行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观察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曲痉挛度和膝内翻角度,并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后的关节活动度(95.76±4.11)°、膝关节屈曲痉挛度(172.72±3.99)°、膝内翻角度(0.49±0.21)°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32.22±3.78)、(18.06±1.68)、(16.99±1.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中优18例(45.0%),良21例(52.5%),可1例(2.5%),差0例,优良率为97.5%。治疗后, 4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1例,静脉血栓1例,膝关节肿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经过对症治疗后其症状均完全消失。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性,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3.
4.
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8"字钢丝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桡侧“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在肘内翻畸形矫正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10月,对17例肘内翻患者经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暴露肱骨远端,于肱骨髁上行顶端朝向内侧的楔形截骨加桡侧“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术后屈肘中立位上肢石膏托固定,4周后拆石膏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5~3.0年,平均2.1年,截骨部位均于术后6~10周获骨性愈合,10~12周关节活动度恢复至术前水平。术侧提携角由术前平均内翻22.4°恢复至术后平均外翻10.2°,随访末期2例矫正度数有少许丢失,分别为2°及4°。按巴英伟制定的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5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桡侧“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肘内翻具有切口小、操作简单、固定确实、软组织刺激少及术中便于调整截骨角度等优点,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较快恢复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5.
小儿肛瘘较常见 ,男女区别较大 ,处理方法也不同。1990— 2 0 0 1年我们采用瘘管内翻结扎法治疗女性后天性直肠前庭瘘 8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均为女性 ,年龄 8个月~ 3.5岁 ,平均 1.5岁。发病时间 2个月~ 1岁。均为直肠前庭瘘 ,外口位于舟状窝和前庭瘘 ,内口位于齿状线上 1.0~ 1.3cm之间 ,瘘管直径 <0 .5cm ,长 1.0~ 1.2cm。1.2 手术方法 环形切开舟状窝瘘口处粘膜 ,小纹式钳游离粘膜管。瘘管周粘膜等分 3点缝 3根 4号丝线做牵引以利操作。提起牵引线 ,游离瘘管至直肠端。如游离瘘…  相似文献   
6.
《贵州医药》2007,31(7):F0004-F0004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儿外科,在院领导的支持及科室医务人员的努力下,获得了较好的发展。近年来医院引进优秀学术、学科带头人,进一步促进了该科的发展。现该科开展:先天性骨关节畸形,如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脑瘫后遗症、严重的骨关节创伤;先天性泌尿系结石,如先天性肾积水、肾多发结石;胸部先天性畸形,先天性隔疝,肺发育不良;消化道畸形,  相似文献   
7.
儿童"浮肘"损伤1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英  王英  杨礼淑 《四川中医》2005,23(4):75-76
目的:为了提高对儿童“浮肘”损伤(肱骨髁上骨折伴同侧尺桡骨远端骨折)的认识,并有助于在临床中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儿童“浮肘”损伤的3种治疗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结果:发现尺骨鹰嘴牵引加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方法对预防和减小后期肘内翻发生的几率和程度,以及肘、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着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 1 990年开始采用肘伸直前臂旋后位石膏或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36例中 ,男性 2 1例 ,女性 1 5例。年龄最大 1 8岁 ,最小 2岁 ,其中屈曲型骨折 5例 ,伸直型骨折 31例 ,远骨折断端向内侧移位的 2 0例 ,向外侧移位的 5例 ,向后移位的 5例 ,无明显移位的 6例 ,凡有移位的病例中 ,远骨折端均有程度不等的旋转。左侧骨折 2 2例。右侧骨折 1 4例。就诊时间最长的 1 0天 ,最短当日 ,所有病例均经X片确诊。2 症状与体征有明确的外伤史 ,肘部肿胀、畸形 ,骨擦音、假关节征…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翻1例急救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静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2):94-94
2004年5月,我们成功抢救1例子宫内翻患者。现将救护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防内翻支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47例65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防内翻支架治疗。结果1例术后8个月死于心脏病复发。术后1年随访时有5例出现髋内翻畸形,8例针眼感染。能正常行走的有38例。结论防内翻支架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