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4篇
  免费   590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49篇
临床医学   561篇
内科学   248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1972篇
预防医学   22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839篇
  14篇
中国医学   707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433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603篇
  2013年   521篇
  2012年   710篇
  2011年   687篇
  2010年   607篇
  2009年   565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527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455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治疗中风后偏瘫(痰瘀阻络)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7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清淡、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油腻、生冷。对照组58例依达拉奉30mg+100mL生理盐水,2次/d,静滴,30min滴完;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甲钴胺0.5mg+250mL生理盐水,静滴。治疗组59例化痰通络汤、醒脑开窍针。化痰通络汤(半夏法、川芎、橘红、枳壳、远志、红花、石菖蒲各10g,茯神、丹参、党参各15g,甘草炙10g),水煎400mL,1剂/d,早晚温服;醒脑开窍针:取三阴交、人中、内关、委中、风池、极泉、尺泽,内关直刺12~25mm,捻转、提插泻法1min;人中斜刺7~12mm,重雀啄法;三阴交斜刺25~38mm,提插补法;极泉沿经下原穴25~50mm,直刺25~38mm,提插泻法;尺泽直刺25mm,提插泻法;风池针向喉结,刺25~63mm,小幅度高频捻转补法,1次/d,每7d间歇2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2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康复21例,显著改善2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92%;对照组基本康复11例,显著改善29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0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ADL、NIHS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通络汤+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治疗中风后偏瘫(痰瘀阻络),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仲景旋覆花汤始载于《金匮要略》,历来被奉为治疗络病的祖方,其成方药物仅3味,却有通交上下、和中理络之功,后世医家亦对其有所运用与发展,清代名医叶天士更是以之为基础创立了"辛润通络"治法。他提出"久病入络"而以"辛以润之"的治法,将仲景旋覆花汤的理解与应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对络病学的发展有所贡献,也为后世医者对经方的继承与发扬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时期起病的神经精神性疾病,易反复发作,且病情复杂,阻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已被众多临床工作者高度关注。笔者在辨证治疗小儿抽动症的过程中,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因为内生痰浊、痰凝气滞、痰阻络脉、瘀阻不通,继而痰浊瘀血交阻,而形成痰瘀阻络。痰浊闭阻清窍脉络,瘀血滞遏经脉,与风气相搏结,随风气走窜经络而见面部、四肢抽动不休,阻塞气道故见喉间吭吭有声。痰瘀入络,络脉不畅,痰瘀固着,病邪更盛,日久痰瘀阻滞络脉,形成恶性循环,顽疾怪病丛生,致使多发性抽动症更加缠绵难治。治疗方面,应从"痰""瘀"辨证入手,以祛痰通络,化痰熄风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减化痰通络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到我院脑病一科就诊的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减化痰通络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P0.05)。治疗前,两组NIHSS和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6.15±3.57)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81.16±12.49)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减化痰通络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症状,改善肢体功能,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益气养阴中药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益气养阴中药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指数、mMRC分级、肺功能、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各症状分值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各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胸憋、喘息、气短、咳嗽、咳痰、乏力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mMRC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FVC%、FEV_1/FVC、DLCO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0.05),但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p(O_2)均明显升高(P均0.05),p(CO_2)均明显下降(P0.05),但2组治疗后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益气养阴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降低患者p(CO_2)。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124-127
目的 分析益气活血通络法联合西医治疗COPD 患者的疗效及对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2017 年5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108 例COPD 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4 例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实验组54 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血管重构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7%),实验组治疗3 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WA、WT、MA 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0%)明显低于对照组(2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法可有效改善COPD 患者临床症状,防止肺血管重构,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中医"通肾络、益脾肾"治法,探讨通络益肾方对体外高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自噬和凋亡蛋白SIRT1、BNIP3、P62、Bax表达的调控影响。[方法]成熟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按照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方法计算出大鼠所需中药灌胃浓度:高剂量浓度4.76 g/mL、中剂量浓度2.38 g/mL、低剂量浓度1.19 g/m L,灌胃10 d取含药血清备用。足细胞分6组,正常组5.6 mmol/L葡萄糖+10%正常大鼠血清、高糖组30mmol/L葡萄糖+10%正常大鼠血清、通络益肾方含药血清高、中、低干预组30 mmol/L葡萄糖+10%高、中、低剂量大鼠血清、高渗组甘露醇24.5 mmol/L+10%正常大鼠血清。细胞培养48 h后收集,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各组足细胞凋亡状况及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自噬标志蛋白SIRT1、P62及促凋亡蛋白BNIP3、Bax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可降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率(P0.01或P0.05),高剂量组不能改善凋亡情况(P0.05);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结果也证实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可降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高糖组相比,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自噬标志蛋白SIRT1表达升高,自噬标志蛋白P62及促凋亡蛋白BNIP3、Bax蛋白表达下降(P0.05或P0.01),高剂量组SIRT1、BNIP3、P62、Bax蛋白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中剂量、低剂量通络益肾方能够启动细胞自噬减少高糖刺激下体外培养足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9,(3)
目的考察通络骨蚀丸对痰瘀阻滞型1-2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233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和仙灵骨葆胶囊,观察组给予通络骨蚀丸,疗程1年。然后,检测临床症状评分(Harris、FPS-R、JOA、中医证候)、血黏度指标(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清骨代谢指标(BMP2、ALP、TGF-β1、BGP)、股骨头塌陷区域、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临床症状评分、血黏度指标、血清骨代谢指标、股骨头塌陷区域显著改善(P0.05)。结论通络骨蚀丸对痰瘀阻滞型1-2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序贯)+肝素综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8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吸氧、心电监护、抗心律失常、抗休克等,阿司匹林,30mg/次,1次/d,连续服用3d后减至10mg/次,1次/d。对照组44例阿替普酶(序贯)15mg,静推,后30min静滴50mg,后60min静滴35mg;阿替普酶(序贯)后,肝素100mg+生理盐水500mL,静滴,维持24h。治疗组44例阿替普酶(序贯)后,参麦注射液20mL+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益气活血通络汤(半夏、人参、川芎、赤芍、麦冬、郁金、茯苓、当归各10g,丹参、红花、黄芩、瓜蒌各15g,薤白、陈皮各6g,甘草~炙3g),100mL/袋,1袋/次,2次/d;肝素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再梗死、心力衰竭、休克、出血、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8.1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序贯)+肝素综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