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罗伟 《时尚育儿》2015,(1):70-71
寒风袭来,气温骤降,稍不注意,感冒、发烧就在宝宝身上反复个不停。看着宝宝"咳咳"不停,爸爸妈妈忍不住担忧,怎样才能让宝宝平安度过这个冬天?每到冬季,医院的小患者都会成倍地增加。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婴幼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弱有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宝宝皮肤腠理疏松,对外界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因此更加容易遭受寒邪入侵,诱发感冒、咳嗽、腹泻等疾病。  相似文献   
2.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为五液之一,是阳气蒸腾津液从腠理出于体表的代谢产物.而汗出是机体功能活动中的生理现象,如《灵枢·决气篇》所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现就生理、病理之汗等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以下简称“九字文”)见于《素问》2个章节中。《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  相似文献   
4.
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首见于《痉湿暍病》篇。原文说:"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身重,即身体沉重,活动不利,难以转侧,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主要与水湿泛溢及气虚不运有关。因湿属阴邪,其性重浊,湿邪郁滞在肌表经络之间,所以肢体沉重,转侧  相似文献   
5.
面瘫即指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为营卫不调,气衰血少、腠理不固,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脉而面部经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发病初期风邪在表,病位较浅,如延误治疗,久之则使风邪滞留,风痰阻滞,经气亏虚,日久不愈则经脉失养,弛纵不收,病情迁延难愈。  相似文献   
6.
腠理概念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医学中,腠理常作为一个特定的词组出现,然而构成腠理的 "腠"和"理"其意义是有区别的.腠、理合称为"腠理"大约是在秦汉时期才大量出现,成书于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先己>[1]言:"啬其大宝,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逐通."在此之前,还没有腠、理并称的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7.
王志辉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993-2993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之一,属于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素问·痹论》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又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其病因多由久居濒水潮湿之地;或水上作业,劳力过度,劳汗当风,触冒风雨;或先天不足,新产之后,大病后期,气血虚弱,营卫空虚,腠理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经络,阻滞气血运行所至。  相似文献   
8.
从《金匮要略》腠理探三焦系统形质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痒是皮肤、粘膜的一种特殊感觉,常伴有搔抓反应,是皮肤病患者中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中医学认为风、湿、燥、热、虫、血虚等因素作用于机体,致使机体营卫不和、气血失调、皮肤功能失常而发为痒。笔者主要从"风"和"营卫"的角度探讨分析"痒"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0.
中医小知识     
卫气 “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不受经脉的约束,气行迅速而滑利。它的运行.内而脏腑.外则肌表腠理,无所不到。它既能温养脏腑,又有温润肌肤、滋养“腠理”、启闭汗孔等重要功能。因为这种气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特点.故叫“卫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