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48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理气通淋汤对肝郁气滞型尿路感染患者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月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肝郁气滞型泌尿感染患者8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理气通淋汤。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尿沉渣白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及PC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理气通淋汤可有效提高肝郁气滞型尿路感染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尿沉渣白细胞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治疗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亢经ATD治疗达维持服药期行^131Ⅰ替代治疗的疗效。方法:169例甲亢患者经ATD治疗达维持服药期行^131Ⅰ治疗,结合甲状腺功能,甲状腺重量,吸^131Ⅰ率,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测定,对所服^131Ⅰ量进行公式量化、个体化、小剂量、一次性口服。经过随访、复查、对治疗疗效评价。结果:有效率100%,治愈率96.4%,甲低发生率5.3%,甲亢发生率4.1%,未出现甲亢危象,肝功受损,血象降低,心肌损害,突眼加重不良反应。结论:甲亢经ATD治疗达维持服药期后行小剂量^131Ⅰ进行扫尾治疗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既克服了ATD治疗的不足,又可最大限度避免了^131Ⅰ治疗永久性甲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其病机为肝郁气滞,痰淤互结,以乳房胀痛、结块,经前或经期加重为主要临床特征,治疗主要以调和肝脾,软坚散结。笔者  相似文献   
4.
李永健等通过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肝癌中医证型分布作了描述.侯风刚等通过对肝癌患的临床观察,以中医气血辨证和脏腑辨证方法,提出基本证候的观点,并通过献调查结合临床观察提出肝癌的单证为肝郁气滞、肝血瘀阻、脾气虚、肝胆湿热、肝肾阴虚.  相似文献   
5.
更年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本病是女性绝经期前后,因机体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虚损,月经将断而引起的生理变化,但是由于机体的差异,精神状态及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一部分女性不能适应这个阶段的变化,导致机体、阴阳二气失调,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出现不适症状。临床把本病分为肝郁气滞型、心脾两虚型、肾阳亏虚型。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105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患者全部服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水煎剂,1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5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气滞型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经前紧张综合征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文武 《河南中医》2003,23(3):48-49
经前紧张综合征是指经前出现的头晕头痛 ,心悸烦躁 ,恐惧忧郁 ,乳房胀痛 ,腰腿酸软 ,浮肿腹胀 ,尿频便溏及神经过敏等一系列症状群中的某些症状 ,典型症状往往出现在经前 1~ 2周且逐渐加重 ,经净后自然消失。其发病率逐年升高 ,已成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多年来 ,笔者根据其生理病理特点 ,尝试临床辨证治疗 ,疗效满意。现整理阐发 ,以就正于同道1 肝郁气滞肝藏血 ,主疏泄 ,性条达。如素性忧郁 ,情志所伤 ,则伤肝乘脾。加之经前阴血下注 ,冲任脉盛 ,肝失所养 ,气冲而血流急 ,经脉壅滞 ,气结而血滞益甚 ,冲任失畅而致此病。临证常见经前乳胀或…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通过对比黄丝郁金醋炙前后对“肝郁气滞”型痛经模型大鼠药效及作用机制差异,探讨黄丝郁金“醋炙入肝”后增强“疏肝止痛”作用的炮制机制。参照痛经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和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法建立“肝郁气滞”型痛经大鼠病证结合模型。通过观测“肝郁气滞”型痛经大鼠体质量、脏器、脏脑指数、扭体潜伏期和扭体分数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六项、性激素、疼痛因子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水平,比较生、醋黄丝郁金治疗“肝郁气滞”型痛经大鼠药效差异。在大鼠一般情况和行为学测试观察中,生品组和醋炙组体质量减轻缓慢,扭体潜伏期显著增加,扭体反应显著减少(P<0.05),其中生品组、醋炙组和阳性组大鼠扭体抑制率分别为33.780%、64.611%、62.466%,醋炙组扭体抑制率显著提高,表明醋黄丝郁金治疗作用更显著。在肝功能检测中,醋炙组ALT、ALP、AST、DBIL、TBIL水平显著降低(P<0.05)和ALB显著升高(P<0.05),表明醋炙增强了黄丝郁金对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在性激素检测中,醋炙组血清E2和OT水平显著降低(P<0.05),表明黄丝郁金醋...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apepsia,FD)又称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Dyspepsia,UN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患病率高达20%—40%,以发作性或持续性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并伴有早饱、嗳气、烧心、厌食、恶心、呕吐、反胃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实  相似文献   
10.
王卫  徐立 《四川中医》2003,21(12):86-86
以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常用对穴为主,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病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