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近代名医张骧云所珍爱的珊瑚红瓷尊赏析,介绍有关“尊”的文物知识、瓷瓶插花艺术与中医养生的关系。了解有文化修养的名中医寓养生于生活、艺术的情趣。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近代名医张骧云所珍爱的珊瑚红瓷尊赏析,介绍有关“尊”的文物知识、瓷瓶插花艺术与中医养生的关系。了解有文化修养的名中医寓养生于生活、艺术的情趣。  相似文献   
3.
一年四季中,气象要素变化最为无常的季节是春季,从立春到清明前后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乍暖还寒,让人防不胜防,另外春天因温暖多风,细菌、病毒极易生长、繁殖和传播,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  相似文献   
4.
"三因制宜"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防治,经过30多年的深入研究,总结出"时令相关论""体质过程论""环境制约论"等三个基本原理,奠定了特发性肺纤维化防治原则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因此,治病求本本于因,就因时、因人、因地制宜三个方面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防治关系进行概括论述,以期能降低其发病率,辨体施治,权衡制宜。  相似文献   
5.
“上医治未病”是中医医学理念的精华,也是养生延寿的根基所在。中医认为,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阴阳消长的结果。称之为“四时阴阳”,自然界中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制约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温、热、凉、寒”的变化。随着四季不同温度气候的变化,对人的机体生理机能必然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何为养生,既是“顺应四季中的温,热.凉.寒,以求生理机能的升,降,沉、浮,达到一个“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量的蔬菜和水果相继上市。这些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并含有充足的水分.在气候干燥的秋天.适合人们食用。  相似文献   
7.
甘草是古今诸多方剂中最常配伍的药味,但其原因无人述及,从五行中脾土的主令入手.探讨其真正原因无论是四分法还是五分法,脾土在五行主令中都发挥着枢纽的重要作用,甘草又是最典型走脾土的药物,所以诸多的方剂都常配伍使用.通过这个研究,可引起方剂学教学、临床使用中对这一现象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刘英君 《长寿》2008,(1):25
冬季是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高发期,用滚水冲泡药茶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同时冬季老年人容易情绪低落甚至抑郁.也可用药茶进行调理。下面就介绍几款预防感冒、流感和抑郁的药茶:  相似文献   
9.
徐彤 《中老年保健》2009,(11):29-30
进入冬季,万物凋零.可供我们选择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渐渐少了。但是如今人们的观点与以往已经不同,“人可一月无鱼肉,却不可一日无蔬果”。所以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蔬菜和水果也是不可或缺的。所幸.大自然赐予人类许多十分耐储存的蔬菜和水果,它们的水分含量相对较低,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甚至可以存放数月,可以给人体提供必须的维生素和纤维素。  相似文献   
10.
秋天是一年四季中的最丰盛的(?)各种蔬菜瓜果都争相上市了,在这个季节里究竟哪些食材能够清补滋润,能有效对抗秋燥呢?听听我们的大厨是怎么介绍的吧。刚刚从第五届中国名厨大会上载誉归来,获得"中国名厨奖"的江苏酒家行政总厨王琛告诉记者,山药是秋季时令进补较好的食材之一。山药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B族维生素含量较大,能够减燥,缓解压力。此外,维生素C、维生素D和葡萄糖等含量也很丰富,而且药中含有一种特殊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