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32篇
  免费   847篇
  国内免费   668篇
耳鼻咽喉   136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581篇
口腔科学   10118篇
临床医学   2621篇
内科学   646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145篇
特种医学   6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504篇
综合类   9150篇
预防医学   1689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3069篇
  50篇
中国医学   1219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571篇
  2022年   539篇
  2021年   740篇
  2020年   728篇
  2019年   713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614篇
  2016年   799篇
  2015年   865篇
  2014年   1297篇
  2013年   1328篇
  2012年   1590篇
  2011年   1801篇
  2010年   1802篇
  2009年   1621篇
  2008年   1886篇
  2007年   1786篇
  2006年   1711篇
  2005年   1826篇
  2004年   1623篇
  2003年   1299篇
  2002年   1111篇
  2001年   928篇
  2000年   756篇
  1999年   531篇
  1998年   454篇
  1997年   453篇
  1996年   433篇
  1995年   401篇
  1994年   303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缺牙间隙大小对上前牙区连续缺牙伴水平骨量不足、行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于烟台市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上颌前牙连续缺失,行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的患者,根据缺牙间隙分为两组,A组为2颗牙连续缺失,B组为3~6颗牙连续缺失.通过Mimics软件重建骨增量区3D模型,测量骨增量的体积及宽度;通过Image J软件测量平行投照根尖片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高度.使用SPSS 26.0软件,对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44例患者,年龄18~60(平均38.52±12.56)岁.共计122个位点,植入94枚种植体,其中A组44枚,B组50枚.A、B组每牙位骨增量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每牙位骨增量宽度小于B组每牙位骨增量宽度(P<0.05);种植体周围骨质丧失高度随时间变化而增加(P<0.05);组别对种植体近中及远中骨边缘丧失高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学区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缺牙间隙对对骨增量体积及种植体周围边缘骨质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种植牙成缺牙“好帮手”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不足15%,65~74岁的老年人缺牙率约为86%,平均存留牙数为22.5颗/人,即人均缺失9.5颗牙齿。此外,外伤造成的牙齿脱位或牙齿折断也是牙齿缺失的常见原因,患者多为中青年人。  相似文献   
3.
<正>牙源性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odontogenic carcinoma,CCOC)是一种十分少见的牙源性恶性肿瘤,2005年WHO牙源性肿瘤新分型认为,该病是以透明细胞为主的上皮性肿瘤,是一种以空泡状或透明细胞岛和团块为特点的牙源性恶性肿瘤。迄今为止,关于该病的报告约75例~([1])。笔者搜集了1例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现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国9个城市(简称九市)4~7岁儿童乳恒牙替换及其与体格生长的关系,分析恒牙发育长期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4~7岁儿童为调查对象,于2015年6—10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北片),上海、南京、武汉(中片),广州、福州、昆明(南片)九市进行横断面调查,共37973名儿童,其中男19035名,女18938名。6岁以下每6个月为1组,6~<7岁1岁为1组。现场检查乳牙脱落、恒牙萌出情况,测量身高、体重等,并依据2009年中国儿童生长标准计算体格指标Z分值。采用Probit概率单位回归方法计算换牙年龄。不同性别、地区、年龄分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并利用199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乳恒牙替换相关数据,分析恒牙发育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九市37973名儿童随着年龄增长换牙率逐渐增加,从4.0~<4.5岁的0.6%(42/7568)增长至5.5~<6.0岁的30.3%(2295/7583),6.0~<7.0岁达到74.5%(5680/7627)。除4.0~4.5岁组外,无论城郊男童换牙率均低于女童(P均<0.05);城区换牙率(男5.5~<6.0岁、女4.5~<5.0岁组之后)略高于郊区,如6.0~<7.0岁组男童城郊分别为74.2%(1427/1924)、69.2%(1305/1885)(χ2=11.446,P<0.01)。九市儿童换牙年龄为6.00(95%CI:5.98~6.01)岁。换牙年龄的第3~97百分位变化范围为4.88~7.11岁。女童中位换牙年龄(5.94岁)早于男童(6.06岁);城区(5.94岁)早于郊区(6.05岁);北片(5.97岁)、中片地区(5.97岁)略早于南片地区(6.05岁)。已换牙儿童体重、身高、体质指数Z分值均高于未换牙儿童(0.35±1.17比0.03±1.13、0.32±1.00比0.03±1.02、0.23±1.16比0.04±1.13,t=20.81、21.67、12.09,P均<0.05)。与1995年相比,2015年5.0岁以后儿童换牙率明显提高,如城区男童6.0~<7.0岁组1995年为63.8%(1146/1796),2015年提高至74.2%(1427/1924)(χ2=46.748,P<0.01);中位换牙年龄2015年较1995年提前0.24岁。结论九市4~7岁儿童换牙年龄女童早于男童,城区早于郊区,北、中片早于南片地区。换牙早晚与体格生长水平有关。近20年换牙年龄存在小幅提前趋势。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001-1002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手术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博特医用胶原膜引导骨再生,观察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骨再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修复后,观察组的骨厚度及植骨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1%(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牙列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美观度,分析和探讨应用口腔种植体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84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4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上给予直接修复,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上应用口腔种植体,对比和研究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占据优势,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口腔种植体方案用于牙列缺损患者治疗过程中,不仅增加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而且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林章波  孙之华 《吉林医学》2015,(10):2017-2018
目的:研究与分析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组:采用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固定。观察2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手术平均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和并发症率分别为87.76%(43/49)、6.12%(3/49)与对照组75.51%(37/49)、22.45%(11/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速患者骨折愈合,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技术分析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核心穴位及配伍穴相关性,并对电针波型进行探讨。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数据库(VIP)中从1954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中文文献,利用Excel表格工具建立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数据库,利用Matlab2014a软件进行节点中心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利用Gephi0.9.1软件制作复杂网络示意图对分析结果进行描述和展示,利用Excel表格工具制作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不同波形比例饼状图并分析其规律。结果选定43条电针处方: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主穴核心度前三位依次为膻中穴、足三里、肩井穴;配伍穴位核心度前三位依次为太冲穴、太溪穴、脾俞穴;经络核心度前三位依次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少阳胆经。配伍穴位相关性分析中,相关性频度前三位组合依次为太冲穴-太溪穴、太冲穴-肾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电针波形中以连续波与疏密波常见,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处方以足阳明胃经为最多,其次为任脉;电针波型以连续波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不同矫治器对错[牙合]畸形患者面高度及前后牙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于笔者医院接受矫治的83例错[牙合]畸形患者,根据患者矫治器类型分为直丝弓组和Begg组,分别为42例和41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咬合关系、硬组织、磨牙及面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矫治后,两组患者OJ-PPV、OB-PP、LMA-MPV、LMA-MPV均降低,Begg矫治组OJ-PPV水平显著高于直丝弓矫治组,OB-PP、LMA-MPV、LMA-MPV水平显著低于直丝弓矫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AFH、LAFH/TAFH、PFH/TAFH水平均升高,其中Begg矫治组患者LAFH水平显著低于直丝弓矫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MA-MP、LMC-MP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前后,两组患者SNA、SNA、ANB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矫治器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硬组织变化均无明显影响,其中Begg矫治对患者前后牙咬合关系改善作用更强,直丝弓对患者面高度的改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8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选择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组选择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分析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失血、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僵硬发生率。结果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组视觉模拟评分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失血、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僵硬发生率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