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1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200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86篇
妇产科学   145篇
基础医学   1273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946篇
内科学   374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1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40篇
综合类   2250篇
预防医学   758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796篇
  13篇
中国医学   604篇
肿瘤学   127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97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538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章波  孙之华 《吉林医学》2015,(10):2017-2018
目的:研究与分析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组:采用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固定。观察2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手术平均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和并发症率分别为87.76%(43/49)、6.12%(3/49)与对照组75.51%(37/49)、22.45%(11/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速患者骨折愈合,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技术分析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核心穴位及配伍穴相关性,并对电针波型进行探讨。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数据库(VIP)中从1954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中文文献,利用Excel表格工具建立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数据库,利用Matlab2014a软件进行节点中心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利用Gephi0.9.1软件制作复杂网络示意图对分析结果进行描述和展示,利用Excel表格工具制作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不同波形比例饼状图并分析其规律。结果选定43条电针处方: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主穴核心度前三位依次为膻中穴、足三里、肩井穴;配伍穴位核心度前三位依次为太冲穴、太溪穴、脾俞穴;经络核心度前三位依次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少阳胆经。配伍穴位相关性分析中,相关性频度前三位组合依次为太冲穴-太溪穴、太冲穴-肾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电针波形中以连续波与疏密波常见,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处方以足阳明胃经为最多,其次为任脉;电针波型以连续波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8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选择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组选择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分析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失血、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僵硬发生率。结果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组视觉模拟评分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失血、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僵硬发生率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朱磊  高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7):3051-3053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探讨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手术用时、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00%)(P0.05),观察组优良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疗效显著,且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手术指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应用3D打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手术组及3D模型组,各20例。常规手术组治疗中做好常规术前准备并进行传统手术治疗,3D模型组术前则通过3D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并做好常规术前准备,依据术前规划开展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D模型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与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常规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HSS评分均较本组术前升高,且3D模型组升高程度优于常规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模型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常规手术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应用3D打印技术,可促进疗效提升,为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男性,30 d。系第2胎第2产,38+2周,剖宫产,体质量2.6 kg。因满月当日注射乙肝疫苗,1.5 h后出现吐奶、发烧(38.4℃)等不适,送医院不治而亡。5 d前有咳嗽,气促4 h。出生时即发现患儿呼吸稍促,胸骨左缘可闻及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B超检查发现法洛四联征,房间隔膨胀瘤。心肌损害(心肌酶CK-MB 80U/L)。尸解发现,患儿胸腺缺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征),同时肺动脉瓣缺如,右主动脉弓,动脉导管缺如,卵圆孔未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遗传咨询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的发生率,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时容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本院自2010年以来送检的862例外周血标本,通过染色体培养技术,G显带,必要时进行C显带检查,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862例遗传咨询患者,就诊原因主要为体格或智力发育迟缓、性分化异常、不良孕产史及不育症、原发及继发性闭经等,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90例,检出率为10.44%(90/862),其中常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55例,占异常核型的61.11%(55/90),性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35例,占38.89%(35/90)。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胎儿畸形、智力低下、不良孕产史、性发育异常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染色体检查是十分必要的。染色体培养,制备及核型分析中要做好质控,提高培养成功率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胡兴莉 《全科护理》2015,(8):106-108
课堂教学具有动态复杂性,动态复杂系统理论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具有革新意义和指导意义。但如何应用这一理论为教学服务,目前学界还在探讨之中。教师和学习者是动态复杂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最具有主动性的主体系统,因此教师的角色重建和学习者的主体发展应该首先得到关注。教师角色范式转变的核心内容是放弃权利,创设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的主体发展既要关注主体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发展,又要关注与其它主体系统在互动中的适应性发展,让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