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家兔下颌骨延长术后新生骨回缩情况 ,确定牵张器的拆除时机。方法 :成年家兔 16只 ,体重 2 .4~ 2 .6kg ,随机等分为 4组 ,每组 4只 ;行双侧下颌骨骨切开术 ,采用内置式牵张器对双侧下颌骨同时进行牵引。延迟期 :7d ;牵张期 :10d ;牵引速率 0 .5mm/次 ,2次 /d ;保持期分别为 2周、4周、8周、12周。保持期后行第二次手术取出牵张器 ,并同时植入钛钉为参照 ,判断下颌骨改建后新成骨有无缩短 ,观察期为 8周。结果 :保持期为 2周、4周组的实验动物新生骨在 8周后明显回缩 ,分别为 2 .1± 1.2mm、1.4± 1.3mm ;而保持期 8周、12周组 ,8周后新生骨未见明显回缩。结论 :兔下颌骨牵张延长术后 ,牵张器应在保持期 8周拆除 ;拆除过早 ,新生骨区产生明显回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双向内置式下颌骨牵引器矫正下颌骨短小畸形结果.方法:下颌骨短小畸形2 例.在下颌角部位截骨,以下颌角为中心将双向内置式下颌骨牵引器上、下活动翼分别固定于升支和体部骨表面.术后第7 天开始牵引,各牵引螺杆的牵引速度为0.5~1.0 mm/d.待下颌骨升支高度和体部长度恢复较为理想后停止牵引,固定牵引装置3 个月. 结果:2 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牵引,无并发症.牵引升支和体部长度均为15 mm,下颌骨形态恢复理想.结论:双向内置式下颌骨牵引器可以在二维方向对下颌骨短小畸形的患者进行下颌骨形态重建,可以作为治疗不同类型下颌骨短小畸形的优选牵引装置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自行开发的内置式下颌骨骨牵引延长器,探讨其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方法与可行性。方法 15只犬,行单侧或双侧下颌骨膑引延长术,术后分期行照相、取牙模、大体测量、X线、组织学等检查,观察新骨增生与矿化情况。结果 除1例动物外其余均耐受手术全程,下颌骨延长量达到设计值98%以上,所有器械未见断裂,锈蚀。牵引间隙被逐渐形成的编织状骨板结构充填,3例动物样本的少量区域可见软骨小岛形成。结论 较之外置式器械,MS-1型下颌骨骨牵引延长器具有整体结构特点,延长精度较高,有望成为治疗下颌骨畸形的一种新器械。  相似文献   
5.
目前,恶性胸腔积液(MPE)的治疗主要为放、化疗结合局部治疗。胸膜固定术和胸腔持续留置引流管是较为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其主要治疗目的是缓解呼吸困难,减轻大量胸腔积液造成的并发症,延长生存期。近年,随着越来越多关于MPE治疗的研究,发现了一些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治疗药物,如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及经济且疗效肯定的的碘伏。未来可能有更多、规模更大的针对MPE治疗的药物研究出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革,小型、价廉、具有早期诊断功能的实用的医学仪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一种计算机内置式插卡——康元保健卡,它是一种集体温与血压测量、单导心电图描记于一体的新医学仪器,采用ISA总线插卡的形式,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可连接体温传感器、血压测量袖套、标准肢体导联电极,此外,还可提供其他一些辅助功能,如:视力测量、建立健康档案等,并有打印功能,对于及早发现病情隐患、对感冒发烧、高血压、低血压、心率失常、冠心病等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1 原理分析 康元多功能保健卡由深圳…  相似文献   
7.
内置式颌骨牵引器的研制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目的 自行研制系列内置式合骨牵引器并运用于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其结果。方法 共研制了7种17个规格的内置式颌骨牵引器,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后,在16只恒河猴、12只山羊的3组动物实验中分别使用40个牵引器;临床对7个病种68例疑难牙颌面畸形患者试用82个牵引器,观察其组织相容性、稳定性及其对新骨生成的影响。结果 7种牵引器均使用国家核准生产的国产人体用钛合金材料制成。经拉力扭力试验,其承载拉力>7.8kgf,扭力>5.0kgf。传动部分采用国际2级级螺纹传动,转动灵活、无死点,进退间隙<0.1mm。两固定架间的横向间隙<0.1mm,两导向杆的平行度在0.05mm以内。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无组织排异反应,早期病例中有2例牵引器在牵引过程中方向结折断。后作了改进设计。大部分实验动物及临床病例牵引过程顺利,成骨良好。结论 上述系列内置式颌骨牵引器可满足不同颌骨牵引成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使用,为在我国推广应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昏迷和截瘫患者常存在大便失禁,可导致会阴部及臀部长期处于浸渍、污染状态,极易出现表皮脱落,发红糜烂,甚至溃疡.为减轻患者痛苦,满足排便舒适的基本生理需求,我们将内置式棉条应用于此类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徐淑红  肖燕  陈桂清 《护理研究》2011,25(29):2677-2678
[目的]探讨截瘫病人大便失禁的有效护理。[方法]对2006年12月—2008年12月46例截瘫病人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棉条组与棉垫组各23例,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病人排便次数及肛周皮肤改变的影响。[结果]两组病人大便外溢的次数及肛周皮肤的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置式卫生棉条的使用可减少病人大便外溢的次数,减轻肛周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置式卫生棉条和济安舒能预防和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各种危重患者685例中发生大便失禁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内置式卫生棉条和济安舒能护理,对照组采用我院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肛周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及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肛周皮肤损伤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愈合时间和平均护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置式卫生棉条和济安舒能联合使用有助于降低ICU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发生,减轻损伤程度,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护理工作量,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