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一般认为日本肝硬化病例中纯粹只以酒精为起因的肝硬化病例不超过10%~15%。然而这一数据主要是以大学附属医院等大的医院中的病例为对象得到的,如果考虑到预想存在的超过200万人的酒精依赖症患者,不难想像还潜在有大量未曾到医疗机构就诊的酒精性肝功能障碍患...  相似文献   
3.
过量饮酒危害健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观点却越来越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同时国内外许多研究也正在努力寻找各种证据来支持这个观点。然而,《自然》杂志最近一篇报告却明确宣称“即使少量饮酒,也有损健康”。究竟孰是孰非,请看本期策划——  相似文献   
4.
饮酒量与血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每日酒精摄入量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青岛港健康研究的基线数据,以2000年青岛港全体在职和退休职工,且年龄在18~54岁者为调查对象,并按日酒精摄入量0、<5 g/d、5g/d~、10 g/d~、20g/d~、40g/d~、≥60g/d分为7组,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酒精摄入量依据饮酒种类折合计算获得,其他指标均按《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手册》规定获得,结果按性别年龄分层后,单因素分析和协方差调整后结果显示,除18岁~组外,当各年龄组酒精摄入量≥20g/d,随着洒精摄入量的增加,SBP和DBP均有升高的趋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调整后显示,酒精摄入量≥20g/d组及其以后各组患高血压病危险性增加,结论酒精摄入量≥20g/d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2岁,已婚,工人,主因连续饮酒30余年入院.患者在20岁时开始饮酒,24岁时因情感问题饮酒量加大,连续饮酒,渐增至500∥日.断酒后出现烦躁不安,双手抖动,出汗,有强烈渴求饮酒愿望.  相似文献   
6.
孙福荣 《肝博士》2012,(6):15-16
由于社会交往的增加和工作压力的增加,有些人面免不了经常参加应酬,不是请客就是被请。请客时为了让客人喝好,自己拼命陪喝,宴会结束时自己已经酩酊大醉;被请时生怕别人说自己不够哥们义气,同样是尽情畅饮。总之,无酒不成席,不醉不罢休。尤其是青壮年事业蒸蒸日上,这种机会更加频繁。但是连续喝三天以上,一些人就会出现右上腹不舒服;再喝三天又会增加身上没力气;再喝三天可能出现拉肚子;再喝三天可能发现尿黄了;再继续喝下去可能出现肝昏迷或重症胰腺炎了。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Michael V Holmes教授团队的研究指出,减少饮酒量可以保护心血管,传统的"低中度饮酒心血管保护"学说受到了挑战。原研究见"少量饮酒未必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针对这个问题,BMJ杂志的编者2014年7月10日在线发表了相关看法。首先,作者指出虽然很多观察性研究都支持"低中度  相似文献   
8.
《上海预防医学》2011,(7):327-327
<正>1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2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3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4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5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标准啤酒570 mL、白酒60 mL、葡萄酒240 mL或开胃酒120 mL之内。6步行或跑步等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7平均每天至少20 m in日照。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8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9预防跌倒。  相似文献   
9.
10.
才妮 《健康大视野》2008,(12):66-73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沉淀和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民风民俗。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祖先尚为猿的时期,因为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所以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造化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