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豨莶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的地上部分,分离出八个化合物,其中I和I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为ent-17-acetoxy-18-isobutyryloxy-16(α)-kauran-19-oicacid(I)和ent-17-ethoxy-16(α)-kauran-19-oicacid(II),均为新化合物,分别被命为豨莶酯酸(siegesesteric acid,I)和豨莶醚酸(siegesetheric acid,I)。其余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腺梗豨莶萜醇酸(ent-16β,17-dihydroxy-kauran-19-oicacid,II),奇任醇(kirenol,IV,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glucoside,V),二十一醇(heneicosanol,VI),花生酸甲酯(methyl arachidate,VII)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VII)。除奇任醇和β-谷甾醇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豨莶草水煎醇沉剂口服小鼠急性毒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关建红  薛征  任晋斌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1):1712-1713
豨莶草为菊科植物莶的地上部分,其味苦、辛、性寒、归肝肾,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之功效,为临床常用药。该药对动物经灌胃方式给药的急性毒性实验LD50的测定未见报道,在偶然机会发现该药水煎醇沉剂在小鼠灌胃给药时出现毒性,现将LD50测定报道,旨在为该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1材料1·1受试物我院中药鉴定室根据莶草叶缘及显微镜下观察花梗和叶片证实为莶(SiegesbeckiaorientalisL·)并用20 kg生药水煎2次后用95%的乙醇边  相似文献   
3.
中药豨莶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菊科植物豨莶草化学成分及其近年来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方法检索、整理、归纳国内外有关豨莶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文献。结果与结论豨莶草主要含有二萜类、倍半萜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豨莶草提取物及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过敏、心血管保护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不同浓度豨莶草水洗脱部位(SWEF)对MRC-5人肺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对MRC-5细胞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表达与炎症因子的影响,从而发现豨莶草毒效与药效作用物质基础。方法 以MRC-5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结合流式细胞术、台盼蓝染色判定SWEF(1,6,10,20,50 g·L-1)对MRC-5细胞的毒效作用;通过测定沉默基因前后α7nAChR的表达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SWEF对MRC-5细胞的药效作用。结果 SWEF(≥6 g·L-1)显著降低MRC-5细胞的存活率(P<0.01),促进MRC-5细胞凋亡与坏死(P<0.01),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03 g·L-1;MRC-5细胞α7nAChR表达与炎症因子检测显示SWEF含有α7nAChR激动剂样物质,该物质可增高α7nACh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P<0.01),降低炎症因子水平(P<0.05,P<0.01),SWEF下调炎症因子的作用可能与其上调α7nAChR mRNA表达有关,二者呈负相关(P<0.01)。结论 SWEF(≥6 g·L-1)对MRC-5细胞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药效作用研究证实SWEF含有α7nAChR激动剂样物质,该物质可增高α7nAChR的表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推测过量的α7nAChR激动剂样物质可能为豨莶草的毒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豨莶草炮制品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豨莶草用黄酒蒸制不同时间所制得炮制品的抗炎作用的强弱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采用致大鼠慢性棉球肉芽肿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方法,观察不同炮制时间的豨莶草对棉球肉芽肿的重量及小鼠耳肿胀度的影响。结果豨莶草酒蒸8h蒸制的炮制品对两种炎症模型均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实验样品中8h蒸制品的抗炎作用最全面。提示豨莶草用黄酒蒸8h抗炎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5,(12):1674-1676
目的:建立豨莶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豨莶草中奇壬醇、豨莶苷及豨莶精醇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WQC_8柱(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05mol/L KH_2PO_4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15nm,记录不同产地10批豨莶草色谱图数据,并同时测定了其中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建立了豨莶草HPLC指纹图谱,10批不同来源的豨莶草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并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生成了豨莶草药材的对照指纹图谱,得到14个共有峰,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符合指纹图谱检测要求。并成功测定了不同批次豨莶草中奇壬醇、豨莶苷及豨莶精醇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分别为0.12%~1.41%、0.10%~2.19%、0.01%~0.3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豨莶草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豨莶草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7.
豨莶草提取物对血管内皮NO依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雅兰  陆建林 《中国药房》2010,(27):2508-2509
目的:研究豨莶草提取物对血管内皮NO的依赖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测定血管张力,观察豨莶草提取物对去氧肾上腺素(PE)诱导的动脉环收缩的影响。结果:豨莶草提取物能抑制PE引起的血管收缩;当用NO合酶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L-NNA)预处理血管,在豨莶草提取物低浓度时其舒血管作用明显削弱(P<0.01),在高浓度时则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豨莶草提取物具有内皮NO依赖性舒血管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整理,总结了豨莶草的近五年来研究进展,为豨莶草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通过佐剂型大鼠关节炎模型探讨豨莶草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豨莶草药材粉碎后乙醇加热回流制成干浸膏。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洛昔康组(40.0 mg·kg-1)、豨莶草高、中、低剂量组(1.6,0.8,0.4 g·kg-1),每组10只。通过注射完全弗氏佐剂进行刺激,构建佐剂型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美洛昔康和豨莶草组灌胃给药,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持续28 d。测量大鼠足跖肿胀度、脾脏脏器系数,HE染色观察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关节滑膜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脾脏系数明显增大,关节滑膜内NLRP3蛋白表达及血浆IL-1β、IL-6、TNF-α、CRP、IFN-γ、IL-18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豨莶草各剂量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脾脏系数明显减少,关节滑膜内NLRP3蛋白表达及血浆IL-1β、IL-6、TNF-α、CRP、IFN-γ、IL-18明显降低(P<0.05)。结论:豨莶草高、中剂量组均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从而抑制滑膜细胞增殖,调节炎性因子生成,进而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炎性反应,以达到减轻关节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JNK信号通路探讨豨莶草对痛风性关节炎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P600125组(JNK抑制剂)和豨莶草高(4 g/kg)、中(2 g/kg)、低(1 g/kg)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其他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7天,第5天给药1 h后向大鼠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建立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对照组不做处理,采用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情况,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和IL-8含量,western bloting测定JNK和p-JNK蛋白含量和RTPCR测定c-jun、AP-1和NF-κB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细胞增生,成纤维细胞,SP600125组和不同浓度豨莶草组对滑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滑膜细胞增生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和IL-8含量明显增高,SP600125组和不同浓度豨莶草组血清中TNF-α,IL-1和IL-8含量明显降低;western bloting和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滑膜组织中JNK和p-JNK蛋白含量明显增加,AP-1、c-jun和NF-κB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不同浓度豨莶草组和SP600125组能够明显降低痛风性关节炎大鼠JNK和p-JNK蛋白含量及c-jun、AP-1和NF-κB mRNA表达。结论豨莶草能够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其可能机制是调控JNK信号通路异常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