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bFGFR、Flt-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放射损伤对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bFGFR、Flt 1表达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射后昆明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bFGFR、Flt 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放射损伤后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bFGFR、Flt 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 (t =2 33~ 6 35 ,t =4 14~2 0 6 1,P <0 0 1~P <0 0 5 ) ,随时间延长 ,bFGFR、Flt 1表达逐渐增高 ,但 14d时仍稍低于正常组 (t=2 33~ 4 17,P <0 0 5~P <0 0 1) ;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bFGFR表达与Flt 1表达呈正相关 (r =0 5 5 33,P <0 0 5 )。结论  6 0Gy6 0 Coγ射线可损伤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bFGFR、Flt 1的表达 ,进一步说明辐射所致骨髓微环境损伤与骨髓组织中bFGF、VEGE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丹参治疗溃疡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将72只大白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丹参组、洛赛克组、模型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Okabe乙酸涂抹法制作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在造模结束后24h,各组分别以10ml/kg体重给药或给生理盐水,丹参组5g/kg、洛赛克组20mg/kg、模型组与正常组灌服生理盐水,每日1次。在第7、14、21d分别观察溃疡愈合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溃疡愈合质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FGF、bFGFR的表达情况。结果丹参组可以促进溃疡愈合,其愈合质量优于洛赛克组。溃疡形成后造模各组bFGF、bFGFR表达增加,并且随着溃疡愈合其表达逐渐减弱,在溃疡愈合的各个阶段,丹参组的表达水平均优于其他组别,洛赛克组则与模型组差异不显著。结论丹参能够促进bFGF、bFGFR在溃疡愈合中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大鼠乙酸胃溃疡并且提高愈合质量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Thebonemarrowhematopoiesisinductivemi croenvironmentismadeupofstromalcells ,extracel lularmatrixandmicrangiumsystem .Micrangiumsystemisanimportant partinthebonemarrowhematopoiesisinductivemicroenvironment .Bonemarrowisoneoforganswhicharesensitivetoradia tion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isasin glechain peptide[1] ,whichincludes 15 4aminoacids[2 ] .bFGFbindstoitsspecificreceptor(bFGFR) ,whichstimulatestheproliferationandim migrationofendothelialcells .It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embryo…  相似文献   
4.
bFGF,bFGFR及Egr—1基因蛋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损伤后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细胞种类、时相与不同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探讨Egr-1基因蛋白对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缺血梗死灶周边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FGF表达出现双相增强。缺血1h缺血边缘区主要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中bFGF出现一过性增强,并见细胞外基质中出现bFGF点状着色。缺血6h-1d时bFGF染色再次增强,神经元及各类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均有增强。但是经Western-blot定量测定发现脑组织bFGF含量仅在缺血后6h-1d时出现增强。缺血1h时,bFGF可能经缺血细胞受损的细胞膜到达细胞外,与细胞外硫酸肝素或相关分子结合,内化进入缺血边缘区细胞,从而造成bFGF免疫组化染色一过性增强。第二次增强可能是缺血损伤刺激及内化的bFGF诱导的蛋白合成的增加。缺血2-6h bFGFR在神经元及各类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均增强,主要位于缺血区的边缘。位于bFGFR表达时程早于bFGF转录合成增加,因此限制了内源性bFGF发挥保护缺血损伤神经元的作用,这使得外源应用bFGF成为必要。Egr-1基因蛋白的表达在缺血损伤后1-6h增强,其表达增高的时相早于bFGF蛋白转录合成的增加,并且因为其能够促进bFGF启动子的活性,因而可能在bFGF自分泌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王不留行黄酮苷促创伤愈合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SD大鼠皮肤开放性创伤模型,创伤部位分别涂抹0.02 g空白软膏剂基质(模型组)、0.02 g含0.1%王不留行黄酮苷的软膏剂(王不留行黄酮苷组)、0.02 g美宝润湿烧伤膏(阳性药)。观察创伤愈合速率,并取创伤部位皮肤制作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p-bFGFR)、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p-VEGFR)、CD31、p-Akt、p-Erk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Erk和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bFGFR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创伤后3、6、9 d,王不留行黄酮苷组显著促进开放性创伤愈合(P<0.05、0.01);随着时间的延长,与模型组比较,王不留行黄酮苷组中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大量增殖,炎症细胞增殖减少,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0.01);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王不留行黄酮苷组内皮细胞膜受体中bFGFR的磷酸化程度明显升高(P<0.05、0.01),p-VEGFR磷酸化程度无明显变化,PI3K/Akt与MAPK/Erk信号通路的节点蛋白Akt和Erk磷酸化程度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王不留行黄酮苷促进开放性创伤愈合,机制可能与激活bFGFR及其下游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bFGFR)和环氧合酶-2(COX-2)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受体与COX -2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8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为观察组,4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Flt-1、PDGFR、bFGFR及COX-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Flt-1、PDGFR、bFGFR及COX-2在胃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2.5%、48.8%、50.7%和52.5%.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5%、2.5%、5.0%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它们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浸润、淋巴及血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3种受体与COX-2的表达成正相关(P<0.01).4种指标均阳性和4种指标均阴性者与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Flt-1、PDGFR、bFGFR和COX-2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胃癌生长、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判定指标,它们在胃癌的发生、浸润、转移中可能存在相互诱导,相互协同或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