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旋转磁场对小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13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单纯磁疗组(M),单纯照射组(R)和照射磁疗组(R+M)4组,N组小鼠不作其他处理,R组和R+M组小鼠接受6.0 Gy剂量的 60Co γ 射线照射,M组及R+M组予以磁场处理30d,每天2次,每次1.5h。观察小鼠30d的存活率和存活期;分别于0、5、9、15、21、30d检测外周血细胞数;测定第9、23、30d骨髓单核细胞数(BMNC)、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脾脏指数(脾体比)、骨髓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观察股骨骨髓病理切片及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4)的表达水平。结果 1N组和M组小鼠无死亡。R+M组与R组比较,磁疗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和存活期(P<0.01)。2R+M组与R组比较,磁疗提高了R+M组第15天外周血白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第21天红细胞数、第30天血小板数(P<0.05)。3第9天R+M组CFU-S、BMNC数、细胞G2+M期比例高于R组,而总凋亡率低于R组(P<0.05)。第23天脾脏指数R+M组高于R组(P<0.05)。4骨髓病理检查显示,磁场可促进照射后骨髓造血组织结构的修复,R组骨髓早期较空虚,而R+M组骨髓细胞较充盈,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均逐渐恢复正常;R+M组的骨髓BMP2/4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R组。结论 旋转磁场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减少骨髓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促进放射损伤后造血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第4因子及四肽AcSDKP的造血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血小板第4因子(PF4)和四肽N乙酰丝天赖脯(AcSDKP)对5氟尿嘧啶(5FU)处理后小鼠体内造血的作用。方法实验鼠用PF4(40μg/kg)或AcSDKP(4μg/kg)注射2次,间隔6小时,第2次注射后20小时再注射5FU(150mg/kg)。第6,8和13天时,检查高增殖潜能的集落形成细胞(HPPCFC)、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巨核系集落形成单位(CFUMK)及巨核细胞(MK)。结果PF4或AcSDKP可促使6~8天的HPPCFC以及8天的BFUE和CFUGM明显增加;PF4还能促进8天的CFUMK和MK增加,但AcSDKP则无此作用。结论PF4和AcSDKP虽然对巨核祖细胞的作用不同,但它们均能加速体内HPPCFC、CFUGM和BFUE的恢复,这两种分子有可能具有保护造血细胞抵抗化疗药物杀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旋转磁场对放射损伤小鼠的造血保护作用。方法C57 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磁场组,各组小鼠分别接受致死(7.0Gy)及亚致死(6.5Gy)剂量Csγ射线照射,磁场组磁场处理30d,每天2次,每次1h,旋转磁场强度为0.6T。观察小鼠30d的存活率和存活期;检测放射后第7,10,14,21,28天的外周血细胞数;测定第12,16天骨髓单核细胞数(BMNC)及CFU-GM数;观察股骨骨髓病理切片、计数血管数并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和磁场组30d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10%和70%,平均存活期分别为(18±0.8)d和(27±0.7)d(P<0.01);磁场组的外周血细胞数、BMNC数、CFU-GM数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骨髓病理检查显示,磁场可促进骨髓造血组织结构的修复,对照组和磁场组骨髓内的血管数分别为(2.2±0.23)根和(6.4±0.53)根(P<0.01),磁场组的骨髓BMPs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旋转磁场对放射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促进放射损伤后造血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旋转恒定磁场对5-氟尿嘧啶(5-FU)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磁场组,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致死剂量(180 mg/kg、210 mg/kg、250 mg/kg)及亚致死剂量(150 mg/kg)5-FU,磁场组经磁场处理30 d,每天2次,每次1 h,磁场强度0.6 T。观察注射致死剂量小鼠30 d的存活率和存活期;检测注射亚致死剂量小鼠注射后第7、10、14、21、28天的外周血细胞数;测定第8、10、14天骨髓单个核细胞数(BMNC)及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数;观察股骨骨髓病理切片、计数血管数并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的表达水平。结果5-FU 180 mg/kg组,对照组和磁场组30 d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66.7%、100%,平均存活期分别为(23.3±0.9)d、(30±0)d;剂量210 mg/kg组,对照组和磁场组30 d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40%、100%,平均存活期分别为(17±1.2)d、(30±0)d;剂量250 mg/kg组,对照组和磁场组30 d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20%、70%,平均存活期分别为(11.5±1.6)d(、23.2±2.1)d(P<0.01);磁场组的外周血细胞数、BMNC数、CFU-GM数均比对照组增加(P<0.05);骨髓病理切片显示,对照组和磁场组骨髓内的血管数分别为(2.69±0.56)和(9.13±2.65)(P<0.01),磁场组的骨髓BMPs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旋转恒定磁场对5-FU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促进化疗损伤后造血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