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3.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早期起效对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133例抑郁发作患者被随机分入四种抗抑郁剂治疗组(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组),分别在基线期、治疗2周末及8周末使用16项抑郁症状快速自评量表(QIDS-SR16)对患者症状进行评估,计算2周末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治疗2周末,各治疗组均有较高比例患者满足早期起效标准(西酞普兰组50%;艾司西酞普兰组52%;帕罗西汀组51.16%;舍曲林组53.8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1);各药物组阳性预测值(PPV)均较高,阴性预测值(NPV)偏低(西酞普兰组0.77,0.38;艾司西酞普兰组1.00,0.25;帕罗西汀组0.91,0.24;舍曲林组0.90,0.28)。结论进一步证实SSRIs类抗抑郁药在2周内起效;早期起效对预后估计比较灵敏,但早期未起效对预后判断欠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