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点,对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王极盛编写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陕西省宝鸡市4个地区15所学校的618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52%(非留守儿童为41.13%);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的强迫(t=2.22,P0.05)、偏执(t=4.27,P0.01)、敌对(t=2.96,P0.01)、人际关系(t=2.21,P0.05)、适应不良(t=3.50,P0.01)、心理不平衡(t=2.65,P0.05)等6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留守儿童中,男性在偏执(t=2.44,P0.05)和情绪稳定性(t=2.70,P0.01)上明显不如女性;父母双双监护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单亲监护,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双亲外出。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房树人测验对104例农村留守儿童和121例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试.结果:两组儿童在内向孤僻(t=11.049,P<0.01)、自卑胆小(t=21.535,P<0.01),紧张焦虑(t=21.454,P<0.01)、抑郁(t=30.847,P<0.01)、攻击性(t=7.701,P<0.01)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各心理维度之间显著相关(r=0.201~0.745,P<0.01).结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需加强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性心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对151名农村留守青少年进行调查,并对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做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农村留守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总体均分(108.01±13.68)分。年级、性别、自觉相关性知识是否有用、是否接受过相关性知识、不同性知识内容以及民族等都会对其性心理健康产生影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留守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低,表明其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心理障碍;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性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推进农村留守青少年性教育的工作中,应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性态度和性观念,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与非留守患儿住院期间负性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方法共纳入175例人住我院的农村留守及非留守患儿,其中非留守患儿90例,留守患儿85例。记录所有患儿的负性情绪及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留守患儿相比,留守患儿存在愤怒、忧虑、郁闷、恐惧等负性情绪以及言语障碍、特殊学习障碍、睡眠障碍、抽动症、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动症、遗尿症等行为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发生比例更高,二者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与非留守患儿相比,留守患儿更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及行为问题,其很可能持久迁延而最终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学习及适应的困难。因此,对于留守患儿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及重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出现的负性情绪及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东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精神信仰现状。方法:分别在东西部地区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采用老年人精神信仰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农村老年人的精神信仰现状。结果:农村的男性老人比女性老人有更低的超自然信仰(t=-3.8161,P0.001);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老人在精神信仰的4个维度上都低于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农村老人(t=-1.995,-7.620,-6.172,-7.976;P0.05);务农的老人伦理信仰高于其他职业的农村老人(t=2.179,P0.05);留守老人的超自然信仰和伦理信仰高于非留守老人(t=2.423,4.176,P0.05)。结论:在农村,女性和经济条件较差老人以及留守老人的精神信仰问题非常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基本情况,探讨社会资源在生活事件对留守儿童满意度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SLSS)、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自编青少年社会资源量表对湖南某市农村地区两所中学的1313名11~17(13.66±4.72)岁留守儿童开展调查。结果:(1)留守儿童的受惩罚和其他生活事件两个因子在性别方面有显著差异;(2)单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双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外出务工)(t=5.32,P0.001);(3)生活事件、社会资源和满意度之间两两显著相关(P0.01);(4)社会资源与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能解释生活满意度水平方差变异的0.5%(F=4.43,P0.05),社会资源在生活事件与满意度之间调节效应显著。结论:生活事件对留守儿童满意度有影响,社会资源在其中起到调节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和自我和谐的状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干预依据。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 )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 )对200名农村留守儿童与200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在FES-CV评定中,除矛盾性因子外,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中的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2)在SCCS评定中,留守儿童自我的灵活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自我的刻板性两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3)相关分析显示,家庭环境与自我和谐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留守儿童家庭处境不佳,自我和谐性较差。改善家庭环境可有助于增强留守儿童自我和谐性,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的特点,以及学习策略在留守儿童学习自我效能对学习适应性影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测量法,测查264名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结果①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较差(χ2=52.428,P<0.001);学习环境是影响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的最突出问题;②学习策略在学习自我效能对学习适应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β=0.59~0.11,t=1.37,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和目标管理规划策略对学习适应起到中介作用。结论留守儿童总体学习适应不良;学习策略的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适应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27名重庆地区留守儿童施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结果 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分及10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留守儿童的强迫、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因子性别差异显著(t=-2.020,-2.187,-2.151,-2.247;P<0.05);②留守儿童的偏执和心理不平衡因子年级差异显著(F=3.051,4.160;P<0.05);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分与同伴依恋、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呈显著负相关(P<0.05).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父母同伴依恋各难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P<0.05);④留守儿童的父亲疏离、同伴信任、同伴疏离、母亲疏离和父亲信任共同预测心理健康水平,解释率为25.9%(P<0.05).结论 通过调节父母、同伴依恋状况可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小学1~6年级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各116名为对象,使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留守儿童"行为"、"智力与在学校情况"、"合群"、"幸福与满足"得分及总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2父母外出年限越长、回家次数越少,代理监护人文化程度越低、健康情况越差,留守儿童自我意识越低。结论父母外出年限和回家频率、代理监护人文化程度和健康情况对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不同侧面和总体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