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229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22篇
  4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降胆固醇水平预防脑卒中试验(SPARCL)结果显示,在无冠心病,近期患有脑卒中或TIA的患者,阿托伐他汀(80mg/d)尽管轻度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但显著减少了总的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Saper  J.  Dahlof  C.  So  Y.  Lines  C.  樊慧婷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51-51
目的:评价罗非考昔和布洛芬在急性偏头痛治疗中的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罗非考昔对于单次偏头痛发作具有很好的疗效和耐受性。本研究旨在验证罗非考昔在单次偏头痛发作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在急性多次偏头痛发作治疗中的临床资料。布洛芬被作为对照的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研究,分别对成年偏头痛患者(n=783)的一次偏头痛发作给予以下治疗:罗非考昔(25mg或50mg)、布洛芬400mg或安慰剂。患者可选择纳入为期3个月的延伸试验阶段。结果:在单次发作期,服用罗非考昔25mg、罗非考昔50mg和布洛芬400mg患者2h后的头痛缓解率分别是59.4%、62.2%和57.7%,而安慰剂治疗组患者的缓解率只有30.5%(与安慰剂组相比较,P〈0.001)。据统计,其余指标也显示出有效的药物治疗显著优于安慰剂。在延伸试验阶段,服用罗非考昔25mg、罗非考昔50mg和布洛芬400mg偏头痛患者2h后的平均头痛缓解率分别是61.8%,65.4%和59.3%。服用罗非考昔50mg患者的平均24h持续头痛缓解率(52.0%)较服用罗非考昔25mg(47.8%,P〈0.050)或布洛芬400mg(39.0%,P〈0.010)的患者明显。在单次发作阶段,与安慰剂组患者(27.8%)相比,罗非考昔50mg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升高(37.8%,P〈0.050),  相似文献   
3.
4.
陈砺  朱春燕  王小平  徐敏 《循证医学》2004,4(3):141-144
目的 了解目前国内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研究的现状。方法 对检索到的50篇有关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按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水平标准和临床试验的没计原则,从诊断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组间基线可比性、随机、对照、双盲、统计学方法、疗效判断、疗程及药物的不良反应、随访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50篇相关文献中,按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水平标准评价,推荐级别为B级的占44.0%,C级的占56.0%;证据水平为2b级的占40.0%,3b级的占4.0%,4级的占56.0%;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占44.0%;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占4.0%;采用随机双盲者占9.1%,随机单盲者占18.2%,说明组间基线可比的占31.8%,有诊断标准的占90.9%,有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占86.4%,说明统计方法的占52.4%,有客观疗效评价指标的占90.9%,说明药物不良反应的占9.1%。结论 有关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日益增多,但随机对照试验比例偏低,研究设计及论文撰写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隋海山  王立娟 《齐鲁药事》2007,26(10):637-637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6月21日批准了第一个用于治疗纤维肌痛的药物Lyrica(prega-balin普瑞巴林)。这项批准是基于包括1800例病人的两个双盲对照临床研究的,该研究支持以每日300mg或450mg的Lyrica治疗纤维肌痛。研究表明Lyrica能减轻一些纤维肌痛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日常生活。Lyrica的批准被认为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是在临床实验中,还是有一些病人在服用Lyrica后并没有好转。Lyrica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轻度到中度的眩晕和困倦。临床实验中也有视力障碍,体重增加,口干,手脚浮肿的报导。这些副作用似乎与剂量相关。Lyrica会削弱驾车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确定含丙醇护手霜的润肤剂对皮肤干燥和红斑的作用。35例受试者参与该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其中约半数具有遗传过敏体质(改进的Erlanger遗传过敏体质评分≥8)。应用两种含丙醇基质的制剂进行反复开放敷贴试验,其中一种含混和润肤剂(0.81%,w/w)。每一制剂两等分各为0.7ml,随机分配给所有受试者后涂至肘窝皮肤,2次/d,持续两周以上。在每次用药前和最后一次用药3d后,根据标准评分,通过视觉检测评估治疗部位的红斑和干燥情况。所有评价时点的总分作为原始参数。  相似文献   
7.
背景: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正迅速增加。在该人群,单纯行为疗法减肥及维持体重下降的效果有限,但是对药物治疗尚未进行广泛的研究。 目的:确定奥利州他(Orlistat)在青少年体重治疗方面的效果及其安个性。 设计、地点和病例:于美国和加拿大32个中心、539例肥胖青少年(12—16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在第95百分化之上≥2单位)进行的多ln0、54剧(2000年8月至2002年10月)随机双盲研究。 干预:给予奥利司他(n=357)或安慰剂(n=182)120mg,每口3次,持续1年;加适度低热卡饮食(脂肪占30%)、运动和行为治疗。 主要观察指标:BMI变化;二级指标包括腰围和髋用、体重下降、脂质测量以及机体对口服葡萄糖的血糖和胰岛素反心。 结果:至12周时,两组BMI均有下降;此后,奥利司他组体重维持稳定而安慰剂组则超过基线。研究结束时,奥利司他组BMI下降0.55。而安慰剂组则增加0.31(P=0.001)。与安慰剂组的15.7%相比,奥利司他组26.5%的病例BMI下降≥5%(P=0.005);BMI下降≥10%者分别为4.5%和13.3%(P=0.002)。在研究结束时,奥利司他组体重增加0.53kg,安慰剂组增加3.14kg(P〈0.001)。双能X线吸收测量娃示,这种差异可用脂肪体再的变化解释。奥利司他组腰围下降,安慰剂组腰围上升(-1.33cm比+0.12cm;P〈0.05)。奥利司他组发生轻至中度胃肠道不良事件者为9%-50%,安慰剂组为1%~13%。 结论:与安慰剂比较,奥利司他与饮食、运动和行为改善联合可显著改善肥胖青少年体重的治疗。在这个青少年人群,连续使用奥利司他1年并无重要安全问题,尽管奥利司他组胃肠道不良事件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者常伴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这是颅脑损伤后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临床常压吸氧难以纠正缺氧.同时呼吸道梗阻气管切开、深昏迷、病情危重的患者不适宜做高压氧舱。笔者采取氧合液静脉输入.纠正体内缺氧及脑缺氧,增加需氧含量。提高氧分压,在颅脑外伤早期.应用氧合液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鲜有报道。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笔者采用双盲对照实验的方法治疗了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愈合及复发的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萘丁美酮双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Ⅱ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萘丁美酮是一种新型非酸性非甾体抗炎药,为了比较研究该药与阳性对照药萘普生对类风淡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组织全国三个中心对萘丁美酮和萘普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行了随机、双盲多中心和平行性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经4wk治疗后,萘丁美酮总有效率为66.67%、萘普生总有效率为58.33%,两者疗效接近。萘丁美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萘普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差异显著,提示萘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