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1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匹多莫德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实验组使用匹多莫德联合常规方法治疗过敏性紫癜,对照组予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IgG、IgA、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1)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皮肤紫癜反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外周血IgG、IgA、IgM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意义(孕>0.05);治疗结束后,实验组IgA和CD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其IgG、IgM、CD4+和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病情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常规方法治疗HSP效果好,临床治疗中值得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沙利度胺增强弓形虫W2b2a表位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和保护免疫的效果。方法:将匹多莫德、沙利度胺分别与弓形虫W2b2a表位疫苗混合肌注免疫小鼠,检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并观察其受到弓形虫攻击感染后的生存时间。结果:pc DNA3-W2b2a加匹多莫德组、pc DNA3-W2b2a加弗氏佐剂组、pc DNA3-W2b2a加沙利度胺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pc DNA3-W2b2a组(P0.05);pc DNA3-W2b2a加匹多莫德组、pc DNA3-W2b2a加弗氏佐剂组Ig G抗体水平、CD4+/CD8+比值、T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pc DNA3-W2b2a组和pc DNA3-W2b2a加沙利度胺组(P0.05);小鼠攻击试验表明,免疫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沙利度胺可增强弓形虫W2b2a表位疫苗免疫小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联合匹多莫德颗粒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榆林市第二医院就诊的82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采用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颗粒,0.4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7 mg/次,1次/d。均治疗21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85%(P<0.05)。治疗后,两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和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CQ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LC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IL-4、TNF-α和Ig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联合匹多莫德颗粒可有效改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1支/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鼻渊通窍颗粒,15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屋尘螨变应原的血清特异性IgE滴度、鼻腔气流、鼻孔解剖区面积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93.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吸气相和呼气相气流阻力、Der p1和Der p2血清特异性IgE滴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鼻孔解剖区面积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吸气相和呼气相气流阻力、Der p1和Der p2血清特异性IgE滴度显著低于对照组,鼻孔解剖区面积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0、IL-8和sICAM-1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10、IL-8和sICAM-1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缓解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症状,降低鼻腔气流阻力,降低过敏性IgE抗体效价,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疹患儿中应用匹多莫德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76例麻疹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抗病毒、防感染以及对症处理等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CD3+、CD4+、CD8+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8例,显效13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0例,好转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D3+、CD4+、CD8+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显著高于对照组,CD8+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麻疹患儿疗效较佳,有助于恢复被抑制的免疫能力,提高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以及对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 2013年1-12月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15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连续给药4周。采用有效率、复发率、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率评价临床疗效,同时检测CD4+、CD8+水平。结果试验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61%、79.49%,复发率分别为14.86%、54.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风团数目、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CD4+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可以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高频电针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女性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电针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高频电针治疗,同时口服匹多莫德,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照组采用高频电针治疗。两组均观察6个月内皮损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复发率22%,对照组复发率5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D4+、CD4+/CD8+均增高。结论高频电针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疗效好,可能机制是提高了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进匹多莫德的合成工艺。方法:在文献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方法,即取L-半胱氨酸与甲醛反应生成L-4-噻唑烷甲酸,然后与L-焦谷氨酸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作用下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并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其化学结构。结果:目标化合物经确证为匹多莫德,其产率达到55.48%,含量大于98.5%。与文献方法比较,新方法路线反应步骤少,反应条件较温和,原料易得,产物结晶性好。结论:改进方法为匹多莫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条新型的、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9.
Mucosal dendritic cells (DCs) 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antigen presentation to T cells, playing a key role in the induc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immune responses. Pidotimod is a synthetic substance capable of modulating immune cell functions, but the effect of pidotimod on human DCs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yet. Here we demonstrate the ability of pidotimod to induce DC maturation and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HLA-DR and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CD83 and CD86, which are fundamental for communication with adaptative immunity cells. Pidotimod also stimulated DCs to release high amounts of pro-inflammatory molecules such as MCP-1 and TNF-α cytokines and to drive T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towards a Th1 phenotype. Moreover, we demonstrate that pidotimod in vivo promotes strong and specific 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when co-administered intranasally with a model antigen.Taken together our data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to use pidotimod as adjuvant molecule to facilitate the activation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as well as to promote an effective mucosal and systemic immune response.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匹多莫德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列入临床观察范围,依照家长的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50例,均遵照GINA方案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予匹多莫德口服,400mg/次,qd×60d。期间两组均每日观察并记录日、夜间症状、是否需要缓解药物、活动是否受限、病情是否加重及PEF值。观察满6个月时进行哮喘控制水平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病情评定达到控制30例,部分控制34例,未控制6例,总有效率91.5%;对照组病情评定达到控制18例,部分控制20例,未控制12例,总有效率75.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运用匹多莫德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