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7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34篇
内科学   16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65篇
特种医学   1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9篇
综合类   1283篇
预防医学   156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484篇
  9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澈  王剑锋  吴姜雪 《眼科》2020,(1):77-78
一例原发性脾恶性淋巴瘤患者术后突发视力障碍,眼底及OCT检查双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视盘水肿,腰椎穿刺显示颅内压增高,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高压解除后,CRVO及视盘水肿逐渐消失,但最终双眼视力丧失。双眼CRVO考虑与颅高压及淋巴瘤所致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采用颅内压(ICP)监测下开展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Barthel指数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功能良好率70.00%、轻残率23.33%优于对照组的33.33%、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残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理想,在ICP检测下开展大骨瓣减压术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输液速度输注甘露醇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按照甘露醇的输注速度(125 mL,每6 h 1次)随机分为4组:实验1组输注时间为10 min;实验2组输注时间为15 min;实验3组输入时间为25 min;实验4组以60滴/min约为4 mL/min的速度输注甘露醇10 min,剩余85 mL以160滴/min即10 mL/min输注完毕,总共时间为18 min。连续观察患者颅内压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颅内压增高患者在颅内压为12,18,25 mmHg时,均为甘露醇输注速度为10 min内滴完颅内压下降最快,不论初始颅内压高低,当甘露醇在10 min内滴完时,颅内压在30 min左右降至最低,甘露醇输注6 h后作用基本消失。结论10 min内输注完甘露醇125 mL可快速降低颅内压,但有一过性升高颅内压作用,而先慢后快输入可避免其一过性的升颅压作用。颅内高压明显时,尤其重度颅内高压时应先慢后快输入。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是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脑血管病,在超早期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损的脑功能得以恢复是十分必要的。我院自2000年12月-2004年12月,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方法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3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ICP)监测对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71例伤后24h内入院的原发性急性中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部CT检查无手术指征,将其随机分为ICP监护治疗组(35例),入院后即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脑室内穿刺置管法行ICP持续监护。用美国Marquette监护仪进行4—7d连续监测。常规治疗组(36例)进行包括脱水、止血、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等治疗,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的改变及血尿常规和生化指标,必要时对治疗方案作出调整。结果ICP监护治疗组出现3例ICP〉40mmHg或入院后ICP很快进行性增高,行CT检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位血肿增大,中线明显移位,即手术治疗。术后1例重残,1例中残,1例轻残,另有5例患者ICP中等增高(20—40mmHg)CT检查仅为脑水肿加重,不具手术指征,经调整脱水药剂量,间断开放脑室外引流后病情好转。结论中型颅脑损伤后病情不稳定,行ICP监测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中吸痰这一操作的正确安全与否,是呼吸道护理的关键。在吸痰过程中,因供氧中断可导致缺氧或低氧血症,吸痰时间过长,其他的并发症如:气管痉挛、心律失常、颅内压升高,呼吸道粘膜损伤,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平均动脉压升高  相似文献   
7.
患男 ,43岁 ,因剧烈头痛、呕吐频繁发作性左侧肢体抽搐伴昏迷 3 h入院。查体 :浅昏迷 ,双瞳孔不等大 ,左侧 3 mm光反敏 ,右侧 4.5 mm光反迟钝 ,左侧中枢性面瘫左侧肢体肌力 级 ,Babinski阳性。头颅 CT示右颞顶叶脑内囊性占位无强化 ,边界清 ,体积约 6cm× 5 .5 cm× 4.5 cm大小 ,囊液 CT值 11.5 Hz,右侧脑室受压消失 ,中线右移 1.2 cm。术前拟诊右颞顶叶胶质瘤全囊变。第 3天行右颞顶开颅 ,术中见右颞顶叶皮层下 0 .5 cm处包膜尚完整、囊壁内光滑、无瘤结节病变 ,囊液淡黄色清亮 ,予以分离完全切除包膜囊 ,送病检 ,病检结果为星形细胞瘤…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临床常见综合征,往往经过一段的间歇期后再次发病。多见于单侧,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笔者在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及颅内压炎症引起的偏头痛之外。以96年起用针刺合并中药芎丹汤治疗偏头痛12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的特点是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病死率及致残率高。脑出血后形成的颅内血肿,以及呼吸道阻塞引起低氧血症导致的脑水肿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形成脑疝而危及生命。因此脑出血后脑水肿的防治效果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122例脑出血患者防治脑出血颅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脑室置管行颅内压 (ICP)和脑灌注压 (CPP)监护在中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 12 5例伤后 2 4h入院无手术指征的中型颅脑损伤 (GCS 9~ 12分 )患者 ,随机分为ICP监护组 :入院后即经恻脑室内穿刺置管行ICP与CPP连续监测 ,根据颅内压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对照组 :入院后不做ICP监测 ,依据临床观察的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 ,进行治疗。结果 颅内压监护组脱水剂剂量、应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疗效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中型颅脑损伤病情极不稳定 ,早期行ICP监护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对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降低死残率 ,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