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24篇
  免费   1076篇
  国内免费   444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975篇
妇产科学   204篇
基础医学   562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5995篇
内科学   1791篇
皮肤病学   110篇
神经病学   162篇
特种医学   5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574篇
综合类   8283篇
预防医学   2095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3776篇
  37篇
中国医学   3046篇
肿瘤学   729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563篇
  2022年   483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550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442篇
  2016年   536篇
  2015年   591篇
  2014年   1182篇
  2013年   1206篇
  2012年   1696篇
  2011年   1819篇
  2010年   1685篇
  2009年   1612篇
  2008年   1972篇
  2007年   1857篇
  2006年   1647篇
  2005年   1612篇
  2004年   1245篇
  2003年   1113篇
  2002年   960篇
  2001年   827篇
  2000年   699篇
  1999年   589篇
  1998年   471篇
  1997年   420篇
  1996年   397篇
  1995年   327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根除幽门螺旋菌后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恢复情况。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血液科住院的幽门螺旋菌阳性的成人ITP患者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强的松1mg/(kg·d),并进行4周根除幽门螺旋菌治疗(阿莫西林1.0 g,2次/d,7d,呋喃唑酮0.1,2次/d,7d,雷贝拉唑20mg q,2次/d,4周);对照组仅服用强的松1mg/(kg·d),血小板恢复后将激素逐渐减量持续治疗3月,并观察治疗后6月和12月时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68.5%,对照组有效率为35.7%;试验组内根除幽门螺旋菌成功患者治疗3月时的血小板平均值为85×109/L,根除失败患者3月时的血小板平均值为60×109/L;试验组随访12月总复发率为14.2%,对照组复发率为39.2%;56例患者中有2例合并胃溃疡,其中病理检验提示活动期的患者较非活动期患者血小板恢复好。结论根除幽门螺旋菌是合并HP感染ITP患者行之有效的办法,病理检验可以预测对根除细菌后血小板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强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N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4至2013年接受化疗的180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既往化疗次数、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使用阿糖胞苷、临床症状、肠壁厚度、中性粒细胞最低计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NE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探讨NE起病诱因、临床特征、腹部B超特点、症状的预后意义及化疗药物对发病的影响等。结果1804例患者中226例(12.5%)化疗后合并NE,化疗后10~19d起病,中位起病时间为化疗后第14天。发生NE后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5%。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临床症状≥4项、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超过7d以及B超下肠壁厚度≥10mm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结论NE是接受强烈化疗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严重的并发症,发生NE后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及抗核抗体谱(ANAs)自身抗体表达对新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符合初治ITP条件的116例患者,均经ANA及ANAs筛查,根据自身抗体表达分组,阴性为对照组,阳性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并且分析患者3年的死亡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7.2%和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药有效率分别为72.7%和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联合用药有效率分别为26.9%和2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死率及疾病转化率分别为14.5%及34.5%,均高于对照组1.6%及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NA及ANAs表达对ITP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但是对ITP患者的长期预后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5.
去冬今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安排,抗疫防疫成为这段时间的"主旋律"。那么,对于需要化疗或正在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要注意些什么呢?肿瘤患者本就免疫功能低下,而化疗可能引起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等骨髓抑制,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更可能雪上加霜,导致其免疫力进一步降低,使化疗患者成为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7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39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观察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阴性率88.21%高于对照组75.13%,研究组阳性率11.79%低于对照组32.33%,究组在WBC(98.46%)、RBC(98.72%)、PLT(97.95%)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87.18%、85.90%、8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常规检验期间,可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并确保患者后期治疗正常,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α-干扰素应用于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15例,应用α-干扰素300万U,皮下注射,1次/d,共12d为1疗程,之后300万U,皮下注射,每周2次,维持〉2个月。观察血小板计数,PAIgG,T细胞亚群,肝肾功能等。结果15例患者中显效5例(30%),良效8例(50%),进步1例(10%),无效1例,总有效率90%。结论α-干扰素应用于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尤其是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HELLP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毛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3):2699-2701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1982年由WEINSTEIN首先提出,主要表现为溶血(hemolysis)、肝酶升高(elevated liver enzymes)和血小板减少(low platelets)等,常危及母儿生命安全,及时诊断与正确处理对于改善母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5岁,因间断双眼睑及下肢浮肿伴尿量减少2年,腹泻伴抽搐1年9个月入院。外院诊断“胃肠型肾病综合征”,给予泼尼松治疗期间浮肿间断出现;病程中多次出现抽搐,均经静脉补钙后好转。入本院后检查:淋巴细胞0.7(正常值1.2~3.4)×10^9/L;血钙1.41mmol/L,血镁0.33mmol/L,血钾0.33mmol/L,总蛋白35.36g/L,白蛋白18.80g/L,IgG 1.09g/L,IgA0.29g/L,IgM0.50g/L,  相似文献   
10.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综合征.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导致的脾功能过度增强而不适当地隔离和破坏血液成分引起的一组症状。临床表现为脾大或脾不增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脾切除后血象正常,症状缓解。由于外科脾切除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感染和出血,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和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