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667篇
  免费   4626篇
  国内免费   2024篇
耳鼻咽喉   1037篇
儿科学   605篇
妇产科学   763篇
基础医学   2846篇
口腔科学   1532篇
临床医学   23081篇
内科学   7955篇
皮肤病学   311篇
神经病学   4701篇
特种医学   45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4篇
外科学   16403篇
综合类   54931篇
预防医学   9397篇
眼科学   2226篇
药学   23667篇
  411篇
中国医学   7569篇
肿瘤学   1255篇
  2024年   735篇
  2023年   3247篇
  2022年   2614篇
  2021年   3540篇
  2020年   3591篇
  2019年   3624篇
  2018年   1629篇
  2017年   3295篇
  2016年   3515篇
  2015年   4201篇
  2014年   7706篇
  2013年   7468篇
  2012年   9689篇
  2011年   9938篇
  2010年   9259篇
  2009年   9042篇
  2008年   9896篇
  2007年   9356篇
  2006年   8899篇
  2005年   9185篇
  2004年   6703篇
  2003年   6678篇
  2002年   5559篇
  2001年   4742篇
  2000年   3602篇
  1999年   2871篇
  1998年   2351篇
  1997年   2197篇
  1996年   1904篇
  1995年   1518篇
  1994年   1225篇
  1993年   841篇
  1992年   638篇
  1991年   575篇
  1990年   467篇
  1989年   539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29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患者应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慢性泪囊炎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泪囊鼻腔造口治疗,研究组取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切除术在前纵隔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33例前纵隔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经侧胸入路行胸腔镜切除术,观察组经剑突下入路行胸腔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及首次下地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及72h的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切除术,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切除术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吕子宁  刘洋  梁鹏 《华西医学》2022,(2):262-266
在日归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中,个体化的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尤为重要。该文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日间手术中心的经验,阐述了个体化ERAS理念对日间手术的推动作用,重点从麻醉门诊及术前宣教、不同类型患者的术前优化、共病管理、气道管理、麻醉技术、麻醉药物、术中麻醉管理、镇痛管理、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术后管理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个体化的ERAS理念保障日归手术患者当日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麻醉中BIS值差异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认知功能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60例,分别在靶控输注麻醉中维持BIS值为31~40,41~50及51~60,比较3组产妇麻醉前后MMSE评分、连线试验用时、MMP-9、NSE及S100β水平。结果 A组患者麻醉后MMSE评分和连线试验用时均显著高于B组、C组及麻醉前(P0. 05); B、C两组患者麻醉前后MMSE评分和连线试验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患者麻醉后MMP-9、NSE及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B、C组(P0. 05); B、C两组患者麻醉后MMP-9、NSE及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靶控输注麻醉中BIS值维持在31~40范围可显著保护认知功能,调节MMP-9、NSE及S100β水平,临床受益优于BIS值维持在41~50和51~60范围。  相似文献   
6.
7.
8.
9.
目的探讨在全身麻醉(全麻)手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注射液(商品名:得普利麻)复合右美托咪定(Dex)的麻醉效果。方法58例全麻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瑞芬太尼、得普利麻,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麻醉前予以Dex静脉泵注,对照组患者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时间、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为(8.56±2.42)min,短于对照组的(11.42±2.4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即刻(T1)时,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T2)~术后5 min(T4)时,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较本组T1时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1.15±0.32)分低于对照组的(2.55±0.42)分,Ramsay评分(2.68±0.45)分高于对照组的(1.79±0.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低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麻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得普利麻复合Dex的麻醉方式可缩短麻醉苏醒时间、稳定血流动力学、镇静效果好,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